-
体系一点点向终极真理推进的伪学者充斥在中国的学术圈。”在弄虚作假、欺世盗名、投机钻营天下滔滔者皆是的景象下,仍坚持学术操守,不慕浮名而务潜修,不慕虚荣而甘枯淡—“甘受世间冷落寂寞而沛然自足”,誓将学术进行到底的学者,已属凤毛麟角,也尤其难能可贵。
恪守学...
2009.03.30 14:20:00
-
比如季羡林的淡泊名利,生前极力请辞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将珍藏的字画比如宋代作品等,无偿捐给北大。浮名能带来光环,可季老认为会捆绑自己,断然辞掉。这种率真、求真、本真,正是其“珍惜羽毛,不慕浮名”的道德底色。
季羡林浓厚的人文气...
2009.07.17 10:03:00
-
那样:越不干事的人怨气越多。
怀才不遇的心理障碍。仕途不顺发牢骚的古已有之。如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柳永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李白既能高傲地呼喊“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能低吟“自古圣贤皆寂寞”。他们都明白,选择政治就只能泯灭个性,退隐山林...
2010.01.22 15:26:00
-
情。二是学会化解压力。要保持平和心态,要内心宁静,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宏辱不惊,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降,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沉着应对、理智分析,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的韧...
2010.05.10 15:47:00
-
你研究的问题,却能花自己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是真正的教授学生。这影响了我一生。
杜甫写过两句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我认为这道出了一个科学家的真正精神。于是我将其变通为“细推科学日复日,疑难得解乐上乐”。对于“钱学森之问”,有各种各样...
2010.11.04 09:12:00
-
平生不为浮名动,芳誉千古永长存
李兰英同志因患重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3日不幸去世,享年95岁。
李兰英同志于1917年3月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旧社会,从小就做了童养媳,十几岁到工厂做童工,后来回乡种地、做短工,过着十分凄苦的生活。直到日本投降后又回到当时的...
2011.11.14 11:06:00
-
到实际工作中,把教育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作为活动的实践载体和有效抓手,干实事而不做表面文章,求实效而不图浮名虚功,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多行惠民之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3.07.23 15:15:00
-
若使人心无险恶,先教沧海没波澜”,“老不求人知命蹇,贫而能乐得天和”,“门外闲云容我淡,庭前明月向人圆”,“而今赖有诗囊在,身外浮名且让人”……这些诗句不仅反映出他深厚的文学素养,更体现了他高尚的处世情怀,也使我终生受益。
晚年的外曾祖父爱好丹青,山水画宗十...
2013.09.26 16:42:00
-
置、提升修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提升精神境界,知足常乐,知善常为,知信常守;必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必须心系群众、求真务实,坚持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厉行节约,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
2013.11.08 08:53:00
-
置、提升修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提升精神境界,知足常乐,知善常为,知信常守;必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必须心系群众、求真务实,坚持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厉行节约,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
2013.11.08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