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顾眼前的间接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措施。同时,通过采取增加百姓收入、直接刺激经济的措施,还可以更有效地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拉动本国消费性产业的发展。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瞄准正确方面,不断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把促增长的有效措施切实落实到位,严格财经纪律和监管稽查机...
2009.03.16 15:37:00
-
中国社会的总体现状是“市民的数目比乡民太少”,城市仍然处在贫穷落后的乡村的包围之中;整个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够,大部分城市仍然还只是消费性的,作为工业中心、商业中心、交通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凤毛麟角,城市功能的单一化状态并没有根本改观;传统的专制体制和专制观念仍然顽固地...
2009.04.07 15:22:00
-
分离,特定的审美价值只能由特定的艺术媒介来实现。考察审美价值的生产时,对审美活动进行了生产性审美活动(以审美价值的生产为主导)和消费性审美活动(以审美价值的消费为主导)的划分;对艺术创作中审美价值生产的各种类型——崇高型审美价值的生产、优美型审美价值的生产、悲剧...
2009.04.14 16:21:00
-
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扭转。要使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可以按照“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突破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建设物流大市场,开展物流服务,实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努力打造成地区物...
2009.06.05 09:58:00
-
一些建设同迫切的民生问题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几乎可以说无助于迫切民生的改善,甚至是起了相反的作用。其二,重视民生问题的直接生活消费性。这主要是针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投入而言的。民生有个特点,同基本生存生活状态直接相关者、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者,方属民生范围的事...
2009.06.30 15:47:00
-
下,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导致居民未来预期支出骤然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居民储蓄用来消费的资金已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从消费性资金转入了保障性资金。这种保障性储蓄动机在一些地区甚至超过“住”、“行”而成为居民储蓄的头号动机,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顺畅升级。...
2009.07.31 17:31:00
-
第三层面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侧重点是“生活质量”问题。
吴忠民指出,民生问题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直接生活消费性。民生有个特点,同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者,方属民生范围的事情。二是基础保障性。我国较长时期内的民生改善问题,...
2009.09.22 16:10:00
-
比重)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9.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也由8.4%上升到13.3%。
生活的...
2009.09.22 16:22:00
-
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也是既是市场,又有保障的成分在内。尽管各国具体做法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把自住性、消费性住房市场与投资、投机性住房市场区隔开来,或者说是把低、中、高档住房区分开来,对不同收入人群实行不同的住房政策。
我国目前的模式...
2009.11.13 15:53:00
-
做的结果,初看起来,国家财政收入似乎要减少一些,但是基本建设多搞了,生产也发展了,结果利润会更大。基本建设发展了,工人也增加了,消费性的、服务性的市场也扩大了。”
1958年冬“大跃进”期间,毛泽东发现各地出现了只顾生产、不顾群众生活的情况,从11月14日到25日的...
2009.11.27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