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扩大内需”却被变了味:有的开会大讲排场美其名曰刺激消费,有的将国家民生工程投资变成了建豪华楼堂馆所。
如何让政府拉动内需的投资真正用在刀刃上,如何杜绝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
2009.03.09 12:56:00
-
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有效刺激消费,可称得上是世界性的难题。此时,一根稻草漂来,名曰“消费券”。希望由此升起,争论也随之而来。“如果中国成功了,是不是可以给新上任的奥巴马总统一个成功的样板?在中国能成功,在美国也一定会成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
2009.02.17 15:06:00
-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生产相对过剩,社会总供给远大于社会总需求,信贷消费(按揭贷款)就是社会总供给远大于社会总需求的明证。透支未来的信贷消费(按揭贷款)虽暂时延缓了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更加重了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过剩,也为当今...
2009.02.17 15:23:00
-
115.79%。因此,央行则通过不断发行央行票据来回笼基础货币。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张直接增加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些基础货币被用来消费或者投资,那么就会形成巨大的内需,如果存入商业银行,就能够通过货币创造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不论是何种情况,都能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2009.02.18 14:17:00
-
本文核心观点
●把消费与浪费混淆起来,把消费与奢侈腐化联系起来,甚至把鼓励消费与提倡勤俭节约对立起来,使消费污名化、标签化,是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宜的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
●消费是形成市场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没有消费...
2009.02.18 14:18:00
-
在此背景下,大众新闻传媒作为“公众的眼睛”,其广泛的告知、传播与监督功能都在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长期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消费者的公众在不断提高自己媒体素养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了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自由和责任。他们不仅开始逐渐地加入到了媒体信息传播...
2009.02.19 10:07:00
-
这一选择不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是为实现工业化创造的条件。因此,单一公有制实际上承担起双重任务:一方面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即尽可能压低消费,集中资金办大事;另一方面保证了高积累下的消费品的平均分配和社会稳定。当单一公有制建立起来之后,很快就发现它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我们...
2009.02.18 14:28:00
-
外需和内需是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的。例如,外需的扩大和出口的增加,可以带动国内企业投资、就业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从而增加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而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进口和国外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本国产品和劳务的国际需求。正是在这种内外需求的相...
2009.02.19 09:58:00
-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
2009.02.19 10:06:00
-
转型改革主要内容
在对货物和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增值税对销售、进口货物以及提...
2009.02.19 1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