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的近300件专利作品。 本报记者 郎从柳摄
4月26日,参观者在成果展上观看南京大学学生发明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竖直液柱表面毛细波动演示仪”。当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013年南京市大学生专利成果展”在南京科学会堂开幕,本届展会是对近两年来在宁高校大学生...
2013.04.27 09:11:00
-
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积极采用和推广新技术,科技进步成果显著。首创在百万煤电机组采用汽机房局部负挖节能技术、百万机组液柱喷淋耦合U型吸收塔超低排放技术、百万火电机组脱硝直接采用尿素水解制氨;其中采用烟气多污染物协同集成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
2019.11.06 08:45:00
-
解读】 张璐介绍,微重力环境与液体表面张力是液桥得以成形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的液桥不易被察觉,比如洗手时两个指尖偶然形成几毫米液柱,再拉远一点就会受重力作用坍塌。而在空间站里,航天员轻松演示出比地面大数百倍的液桥,这在地面上是不可能看到的景象。
【延伸阅读...
2022.03.24 10:24:00
-
效应实验没有了重力的束缚,毛细效应的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这也是太空中液体能够升至管顶的原因,“在地面上,当液体受到向上张力跟液柱所受重力相等时,液体就会停止上升,达到平衡。”李晋斌说。
违反直觉的“旋转”,曾把人吓得不轻
在太空中,旋转的T字形扳手在没有外力...
2022.10.13 09:0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