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影响汉学发展的事件。首先,汇集和总结清初以来尤其是乾嘉学者解经之作的《皇清经解》刊刻于道光九年(1829)。《皇清经解》的刊刻,是清代汉学发展告一阶段的重要标志。其次,嘉道之际出现崇尚汉学的书院,如杭州之诂经精舍、广州之学海堂、长沙之校经堂等,这些书院不仅培养出大量...
2014.05.04 08:51:00
-
学的殿军,也是近代新学术的重要开创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姜义华告诉记者,受到俞樾、孙诒让等晚清著名学者的影响,章太炎不仅继承了清代汉学的研究传统,并且在经学、理学、诸子学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但他更重要的超越在于,比较注意吸收晚清西学的成果。”
流亡日本期间,...
2014.06.17 10:40:00
-
结清代乾嘉学术成就的学术史名著。作者江藩,号郑堂,清甘泉人,贯通群经,专宗汉学,为扬州学派著名学者。
推荐理由 本书为总结清代汉学成就的学术史名作,8卷,收录56人传记,阐述清代汉学家之师承关系、学术思想及成就,梳理经学之发展脉络。附录《宋学渊源记》二卷。“大义...
2015.05.23 09:47:00
-
结清代乾嘉学术成就的学术史名著。作者江藩,号郑堂,清甘泉人,贯通群经,专宗汉学,为扬州学派著名学者。
推荐理由 本书为总结清代汉学成就的学术史名作,8卷,收录56人传记,阐述清代汉学家之师承关系、学术思想及成就,梳理经学之发展脉络。附录《宋学渊源记》二卷。“大义...
2015.05.23 09:47:00
-
记述中国历代天文历算家生平与学术活动的传记资料集,是中国第一部科学家传记著作。
《国朝汉学师承记》(清·江藩著):本书为总结清代汉学成就的学术史名作,收录五十六人传记,阐述清代汉学家之师承关系、学术思想及成就,梳理经学之发展脉络。
《清风闸》(清·浦琳著):...
2016.07.11 09:22:00
-
究,清学史上的汉宋关系问题,清学史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与内在学术理路,扬州学派与吴派经学,扬州学派与皖派学术,扬州学派的学术宗旨,清代汉学的义理学建树,扬州学派对清代儒学重建的贡献等。这些议题并不都是首次提出,但都有一定难度,且有必要深入讨论。这些疑难问题,不是孤立...
2016.07.16 10:39:00
-
究,清学史上的汉宋关系问题,清学史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与内在学术理路,扬州学派与吴派经学,扬州学派与皖派学术,扬州学派的学术宗旨,清代汉学的义理学建树,扬州学派对清代儒学重建的贡献等。这些议题并不都是首次提出,但都有一定难度,且有必要深入讨论。这些疑难问题,不是孤立...
2016.07.16 10:39:00
-
究,清学史上的汉宋关系问题,清学史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与内在学术理路,扬州学派与吴派经学,扬州学派与皖派学术,扬州学派的学术宗旨,清代汉学的义理学建树,扬州学派对清代儒学重建的贡献等。这些议题并不都是首次提出,但都有一定难度,且有必要深入讨论。这些疑难问题,不是孤立...
2016.07.29 09:46:00
-
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部名著;此时的钱穆正在无锡三师任教,通过杂志阅读了梁著的一些章节。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清代汉学为宋学的全面反动为基调来谋篇布局,重点阐述的是清代汉学与宋明理学的对立面。
钱穆敢于向权威挑战,从梁著一发表就不赞同这一在当时...
2022.08.09 19:18:00
-
而先正之口讲指画,如入其室而承其謦欬。”这里所谓“至文”,指的就是八股文。
学术文章也可得江山之助。学海堂位于广州越秀山麓,是清代汉学书院的代表。《学海堂集》是诸生的学术作品集,阮元序云:“珠江狮海,云涛飞泛于其前;三城万井,烟霭开阖于其下。茂林暑昃,先来天际之凉...
2024.11.27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