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2014.09.04 10:47:00
-
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此词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
2022.09.08 13:54:00
-
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此词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12...
2022.09.09 08:52:00
-
诗赏月共团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为引,分享名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背后的意境。他还为陈更、陈曦骏出题,两位“年轻后生”现场展开“飞花令”对决。你来我往中,既是文学功底的硬核比拼,更是中华文脉传...
2022.09.11 07:49:00
-
诗赏月共团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为引,分享名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背后的意境。他还为陈更、陈曦骏出题,两位“年轻后生”现场展开“飞花令”对决。你来我往中,既是文学功底的硬核比拼,更是中华文脉传...
2022.09.11 09:12:00
-
诗赏月共团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为引,分享名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背后的意境。他还为陈更、陈曦骏出题,两位“年轻后生”现场展开“飞花令”对决。你来我往中,既是文学功底的硬核比拼,更是中华文脉传...
2022.09.11 09:12:00
-
诗赏月共团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为引,分享名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背后的意境。他还为陈更、陈曦骏出题,两位“年轻后生”现场展开“飞花令”对决。你来我往中,既是文学功底的硬核比拼,更是中华文脉传...
2022.09.11 09:12:00
-
然是真切的放翁;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的“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能上“的卢马”,能开“霹雳弓”,对月抒意,依然是男儿柔情、万丈...
2024.10.14 09:44:00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莫砺锋以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为引,分享了名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背后的意境。莫砺锋还为两位央视诗词大会冠军陈更、陈曦骏出题,两位“年轻后生”现场来一段飞花令的“对决”。你来我往中,既有文学功...
2022.09.12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