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民,让民意在较大范围内有序参与,从制度上有效抑制干部任用“潜规则”的发生。
——适度赋权,规范用权,保证“一把手”不专权、滥权。
一要科学界定“一把手”权力,公开权力范围。要建立工作制度,对“一把手”在重大决策方面的实际权限作出具体的规定,坚决实行党务...
2009.09.09 14:22:00
-
阶段的产物,三权分立也不例外。欧洲封建统治者滥用权力的种种弊端,引起欧美资产阶级的极大警惕,是其谋求建立分权、制衡权力体系以防止滥权、专权的初衷。
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也反映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变化和转型。美国在19世纪末之前的一个较长时期里,政治体制中“...
2009.11.10 10:56:00
-
以也将更有效率、更加清廉。
公示政府权力,将其“底细”暴露在阳光这最好的防腐剂下,至少是为民众对抗政府和官员的狐假虎威与越权滥权提供了可能的机会。然而,知道政府的权力有多大、有多少,很重要;让政府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还要知道政...
2009.11.13 15:51:00
-
门和被巡视单位报告、反馈、移交、督办,并进行跟踪了解。这些规定和做法都是必要的,但也还缺乏一些刚性的责任规定,如巡视组和巡视组长滥权和不作为的责任;被巡视单位应当整改不予整改的责任;巡视领导小组的有关领导人包括纪委和组织部的有关领导者对巡视组报告的问题置之不理...
2010.01.11 11:24:00
-
责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极大。对官员缺乏刚性问责的严重后果是,不但对官员无法形成威慑力,而且还容易放纵官员滥权的侥幸心理,造成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极大破坏。”网民们对此给出了不同的意见。部分网民认为,“问责干部”神秘复出是“官官相护”错...
2010.03.17 11:21:00
-
解决,法律得不到严格实施逐渐成为实行法治的主要矛盾。确保法律制度得到良好实施,第一位的要求是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不越权、不滥权、不失责,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实现严格执法,必须推进制度、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创新,这无疑是法治建设的一项重...
2010.04.01 14:31:00
-
问题,与强调“唯物主义”的官场理当“水火不容”。更主要的是,因为风水问题的难以捉摸与不可确定性,如果风水与权力“联姻”,极易导致滥权腐败,侵犯其他群体的合法利益。不过,就这么一个思维正常者并不难判断的是非问题,即便媒体努力曝光,但在现有政策机制中,似乎也找不到...
2010.10.27 08:31:00
-
非常的亢奋当中,容易上瘾,难以自拔,不会轻易放权,遑论自行制约。可以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权力缺乏清醒的认识,就会陷入滥权”之危险,出现“权力就不再是一种手段,它反而成了一个终极目的”的境况 。其实,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掌握了权力,同时也有了不同于一般人...
2012.11.03 10:53:00
-
公共权力掌管者的身份,其首要道德要求应该是与此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诸如严格限制公款消费、不接受涉及利益的吃请与礼物、杜绝渎职和滥权等,然后才是个人生活作风。而对个人生活作风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杜绝由此可能产生的利益交换和贪污渎职的可能。但从目前舆论的聚焦点来...
2013.01.30 09:47:00
-
大作用,但是靠自发的力量去搞监督、揪贪官,难免挂一漏万。当前,公众对反腐败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名烟、名表、房产和情妇等生活层面,对滥权、渎职等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腐败则难以发现。这样的反腐随机性较强,其不规范操作也容易被人利用和操纵。
全国人大代表朝克说,从历史看...
2013.03.04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