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缓解。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生生物资源仍然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部分水域甚至呈现生态“荒漠化”。据监测,渤海海域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不足上世纪80年代的1/5,长江流域年捕捞产量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多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0万吨左右,享...
2009.04.20 11:00:00
-
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一连串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当代世界很...
2009.06.22 10:18:00
-
一旦休闲沦为“消费主义”,人类便被自己所创造的物质所困扰,又谈何全面发展?
除了异化,消费主义式的休闲方式还会带来精神的荒漠化。消费主义在走向商业化的同时,也放弃了对终极问题的关心。如果说现代主义精英总是怀有救世情结或者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使命感的话,那么消费...
2009.06.30 16:20:00
-
勉强供人们生产生活,第三级阶梯如高原是不适宜人口居住的,并且中国的一级平原只占耕地面积的34%,加之城市化进程大量吞噬良田、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导致了土地日益紧张。而人均拥有矿藏量如石油、天然气、煤、铝等资源较少,木材资源也同样十分缺乏。
我国真正的“计划生育”政...
2009.07.08 10:27:00
-
因此,讨论传统在中国是否具有生命力,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的传统,或者更具体地说儒家的传统,能否在文化、社会沙漠化的地区实现复苏,在城市生根,达到潮汕、温州那样的水准,不仅关乎中国文化的现代前景,也关乎社会优良治理秩序形成的前景——这两者其实...
2009.08.27 14:47:00
-
心中没有农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城里人”与“乡下人”间的关系。干部与民众的疏离导致了干群之间的陌生化、冷漠化和隔离化。干群关系的淡化对乡镇干部开展乡村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二是干部无心谋发展。“候鸟型”干部由于生活于县城、妻儿也都脱离了...
2009.09.16 00:32:00
-
亿计划应侧重考虑环境问题和结构调整问题,调结构比“保八”意义更大。
搜狐博主“见龙在田”认为,4万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不如治理荒漠化、植树造林、发展新能源等,为后代留下一个绿色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
“这种投资拉动增长的方式,已经为大多数人所质疑。年年喊转变经...
2009.11.17 14:46:00
-
降低成本,增加对外出口的竞争力;三是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使用,出现不少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四是生态环境的代价:空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等已经非常严重。土地、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这些都是发展的初级资源,他们不是无限的,而是有极限的。这样使用初级资源,向...
2009.12.03 11:28:00
-
活,设法建立新的平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以年均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与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存在的,是草原耕地的沙漠化,是触目惊心的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下降,江河湖海浊流滚滚。人民政府果断决策退耕还林、强调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
2010.04.13 15:13:00
-
设合作,支持双方企业参与电力、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深化在油气上下游一体化领域的合作;拓展双方金融领域的合作,加强在环保、防治沙漠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对话。
我们要积极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阿拉伯有句谚语:“一棵无花果树看着另一棵无花果树,就变得硕果累累”。中华文...
2010.05.14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