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豆瓣网上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很火爆。
一听这个大逆不道的名字,估计多数父母都会怒从中来。然而,我们不妨冷静下来,看看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小组,这种负面情绪又从何而来。这个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的小组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
2010.07.27 08:27:00
-
某网上,一个始建于2008年初的名为“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经媒体公开报道后,迅速被放大,引发出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热门话题。
这个小组成员至今已超过万人,大多是80后(少数是90后)。他们自称是被家长忽视或伤害过的孩子,声称“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是在家里”,声讨父...
2010.07.29 08:33:00
-
生活方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亲子关系紧张的讨论小组。时下,该小组已有一万多名成员。而这个小组有一个在许多人看来非常刺眼的名字——“父母皆祸害”,它的英文名就更“直白”了——“Anti-Parents”,充满了子女与父母对抗和敌视的态度。
其实一说起现在的代际关系不正常现象,无论从...
2010.07.29 16:02:00
-
”的事情——很多中国家长就这样习惯性地纠结,习惯性地妥协。而“抱大的一代”业已成年,却早已丧失对抱说“不”的意识,一边大声疾呼“父母皆祸害”,一边却乐于接受,甚至享受父母 的“抱”所带来的种种舒适和便利。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要“抱到”啥时候?
抱久了,孩子会忘记怎么走路...
2015.09.07 15:30:00
-
合作精神与利他主义上难免有缺陷。
当“虎妈”“狼爸”,似乎出自好心、爱心,可有没想过孩子感受?几年前,网络曾出现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在一份内部流传、名为“父母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调查报告中,得票最多一项是“经常大骂羞辱孩子”。对于视打骂孩子为父母权...
2015.10.22 13:47:00
-
细细品味的内容和心境;视频通话只需简单操作,可以随时问候,但聊来聊去却发现话题越来越少。甚至有年轻人困于和长辈的交流鸿沟,极言“父母皆祸害”,春节返家也需要先来上一份“自救指南”。多了联络的方法,却少了沟通的能力;有了通讯的效率,却少了交流的质量,在很多人都感日益孤...
2017.02.03 09:33:00
-
的考量。
因而,父母(监护人)常常将教训、干涉甚至殴打孩子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以致监护人几乎成为儿童人权的最大威胁。豆瓣上“父母皆祸害”的话题和由此引发的文化现象,就是“孩子是父母私产”思路的结果和极端反映。几乎很难有人会因为父母教训孩子而进行干涉,哪怕这种“教训...
2017.04.05 10:04:00
-
系了。这个说法应当引起注意。王猛可能又是一个因文化语境变迁和不够全面的心理咨询而遭受刺激乃至误导的案例,也就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父母皆祸害”理念引发的一个“新事故”。
从王猛的自述来看,他不仅做了心理咨询,而且确实深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万字长文中出现的“焦虑症状”...
2018.02.13 09:30:00
-
人话题。
另一方面,笔者目睹了从“80后”到“九千岁”(90后、00后)与父母一代观念分歧的细节。比如一些“80后”在豆瓣上形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细数了形形色色关于上一代如何用陈腐、霸道、缺乏远见与新知的方式方法扰乱下一代人生,造成他们身心伤害的事实,引起不少青...
2018.02.22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