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表达家国之思,无不洋溢着大道之情与大德之意。”汉风表示,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中,洋溢着对天地宇宙的无限敬畏与情思。所以,在“道”的层面上,传统与现代无距离。传统文化与传统诗歌是对“道”的敬畏与表达...
2013.06.04 09:58:00
-
望的田。
我常在想人生的样子,也常常产生这样的幻觉,就那么不知所措地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突然就发现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那样的贴切,那样地触动着我心底最最柔软的地方。因为知道“老骥伏枥”,所以相信“惟有杜康”,因为知道“明朝散发弄扁舟”,所以相信...
2015.01.28 10:02:00
-
人入胜,他引经据典将唐代文学的繁荣气象娓娓道来。在他的引导之下,听着无不在唐代文学的洋河里尽情徜徉:叹惋于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怀才不遇,感慨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悲喜交加,惊艳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5.09.28 11:23:00
-
传遍长安。陈子昂曾得到女皇武则天的欣赏,但最终依然是官场失意,他的组织路线出了问题,没有专心投靠武氏家族。然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位诗人,千年之间,不断有人为他抱憾的诗人,兀立荒原,苍凉而孤独,那不是唐朝特有的风景吗?
唐朝在风格上有意识地远离野蛮,...
2015.12.24 08:42:00
-
传遍长安。陈子昂曾得到女皇武则天的欣赏,但最终依然是官场失意,他的组织路线出了问题,没有专心投靠武氏家族。然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位诗人,千年之间,不断有人为他抱憾的诗人,兀立荒原,苍凉而孤独,那不是唐朝特有的风景吗?
唐朝在风格上有意识地远离野蛮,...
2015.12.24 08:42:00
-
绝而不离”到欲罢不能的“见腮出血,犹不休辍”,不正是后来陈子昂关于诗歌声嘶力竭的呐喊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初唐孙过庭书论文章《书谱》,明确把草书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并将草书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
2016.08.18 08:40:00
-
参加收获。”这是无名英雄具有的深刻而悲壮的意味,无私无畏、无欲无求,令人欲哭无泪、欲祭无碑,魂兮何在、魄倚何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然而,这“播种”,像一把火炬,如一团烈焰,照耀和鼓舞着数十万红军将士成功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
2016.08.31 15:38:00
-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人总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拥有一颗不老的心,所以常常感时忧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们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力,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大爱……如果说,节奏与韵律构成了诗的重...
2016.10.17 10:11:00
-
望的田。
我常在想人生的样子,也常常产生这样的幻觉,就那么不知所措地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突然就发现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那样的贴切,那样地触动着我心底最最柔软的地方。因为知道“老骥伏枥”,所以相信“惟有杜康”,因为知道“明朝散发弄扁舟”,所以相信...
2015.01.28 10:02:00
-
达的生命比较重视,而不是那些现实的、外在的东西。
比如我们来看《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在唐诗里是很重要的一首诗,作者陈子昂也是在唐朝诗歌发展上地位很重要的一个人。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情,也就有不同的兴...
2017.02.14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