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所不入。”王导所言三理皆是当时玄言清谈之主题。但是在“言意”问题上,王弼等人认为玄学本体是绝言超象的,因此王导“言尽意”在当时玄学思想背景下可以说是比较新奇的。从王导等东晋玄学名士的清谈中,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当时的兴趣所在,并由此了解王导“言尽意”的基本性质及其...
2013.08.08 09:05:00
-
书法的审美境界。最早的甲骨文,是人神沟通之媒介,有着明显的神秘宗教性;魏晋之后文化人对书法的主动参与使其审美功能开始自觉,特别是玄学思想对文人的影响,更是将这种精神渗入到书法的书写之中,才有了晋人的尚韵书风;儒家的中庸理想深深地影响了唐人书法,其法度完备、森严,造...
2019.01.14 09:48:00
-
书法的审美境界。最早的甲骨文,是人神沟通之媒介,有着明显的神秘宗教性;魏晋之后文化人对书法的主动参与使其审美功能开始自觉,特别是玄学思想对文人的影响,更是将这种精神渗入到书法的书写之中,才有了晋人的尚韵书风;儒家的中庸理想深深地影响了唐人书法,其法度完备、森严,造...
2019.02.13 08:52:00
-
书法的审美境界。最早的甲骨文,是人神沟通之媒介,有着明显的神秘宗教性;魏晋之后文化人对书法的主动参与使其审美功能开始自觉,特别是玄学思想对文人的影响,更是将这种精神渗入到书法的书写之中,才有了晋人的尚韵书风;儒家的中庸理想深深地影响了唐人书法,其法度完备、森严,造...
2019.02.13 08:52:00
-
献在于开拓和归纳了古代绘画的审美维度,丰富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
相比之下,谢赫对“六法”的厘定更加重视绘画的实用功能,与顾恺之从玄学思想体系着手,偏重审美价值体系建构的方式并非一路,“六法”更非对“传神说”的继承与延续。总的看来,出现这种误解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传...
2024.03.29 14:31:00
-
献在于开拓和归纳了古代绘画的审美维度,丰富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
相比之下,谢赫对“六法”的厘定更加重视绘画的实用功能,与顾恺之从玄学思想体系着手,偏重审美价值体系建构的方式并非一路,“六法”更非对“传神说”的继承与延续。总的看来,出现这种误解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传神...
2024.03.29 14:31:00
-
道悠悠,诗人则“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的细腻的内心与感伤。因此魏晋名士的道家的折中思想,即老、庄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成为魏晋玄学思想的重要部分。
言恭达也从身边周围的自然中去发现,去体现自己的精神和创造,去追求向往的精神境界,以涤荡自己的心灵。他的大草自作...
2025.03.04 19:51:00
-
短暂,天道悠悠,诗人“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的细腻内心与感伤。因此,魏晋名士的道家折中思想,即老庄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成为魏晋玄学思想的重要部分。
言恭达也从身边周围的自然中去发现,去体现自己的精神和创造,去追求向往的精神境界,以涤荡自己的心灵。大草自作联“...
2025.03.06 0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