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984条,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物和历史见证。今天,人们给长城赋予了诸多政治内涵与象征意义,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长城最基本的功能是中原王朝保护中国北方适于农耕的土地不受游牧民族的袭扰。古往今来,中国要发展进步并走向繁荣,必须具备统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一再被铁的历...
    2009.03.09 13:20:00
  2. 只是一种幻想。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
    2009.03.09 14:35:00
  3. 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寓意,更使得朱元璋对梅花鹿非常偏爱,因此,朱元璋在他的陵园中饲养大量的鹿,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时过境迁,随着朱氏王朝的灭亡,爱新觉罗氏王朝的建立,明孝陵失去了往日威严的地位,不仅陵园中的树木遭到盗采,就是那些挂着银牌的梅花鹿也遭到了盗猎。有一首...
    2009.03.09 15:22:00
  4. 多,我们对这个民族自近代以来的崛起缺乏自信。我们不敢把我们的思想和学说赌在我们民族的崛起上,我觉得,可能还是要赌一把。如果从中国王朝的变迁和西方的衰落这条线上重新叙述中国的历史,是可行的。我自己也想做这个工作,我想我们的民族就达到了费孝通所谓的“文化自觉”,自...
    2009.03.16 15:26:00
  5. 宗庙进行祭祀,例如王莽将黄帝“宗祀于明堂”;另一种就是到桥山公祭黄陵。庙祭难以昭彰于世,祭黄陵则是隆重的国之最高祭典。周秦汉唐等王朝建都长安祭黄陵方便就不用说了,此后历朝无论是谁执政,建都在什么地方,路有多远,祭黄陵无一例外必到桥山。元朝统治者尊黄禘黄,还对黄...
    2009.04.01 09:47:00
  6. 前往关东谋生就已合法,“闯关东”一语之所以仍被沿用,是积习成俗使然。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关内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必“闯”,相反还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因为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导致关外...
    2009.04.20 11:08:00
  7. 之的事件,虽说是支持子之的说客的一个阴谋——燕王被鹿毛寿等人给忽悠了,但燕王自身沽名钓誉的政治作秀也是其中一个致命因素。在后世的王朝更替中,也不乏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闹剧,试图借这一形式来给权力的篡夺镀上一层合法性的光环。例如,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
    2009.04.29 16:27:00
  8. 类是由历史文化变迁所提出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经过一两次探讨就可以定论的,因而成为某一时期哲学家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商周之际由王朝更替所提出的“敬德保民”问题,战国时代由社会变革所产生的“置民之产”问题,秦统一中国后所探讨的分封制利弊存废问题,汉代由大一统国家各...
    2009.05.04 11:04:00
  9. 真实性,而是他们被想象的方式。”[1]他认为,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现代国家的兴起主要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事实上,无论是古代国家还是现代国家,都不过是想象的共...
    2009.05.14 10:45:00
  10.   通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明王朝是一个值得深究的朝代。在其之前,中原腹地的统治权是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的掌控之中;而在其后,则交到了另一个少数民族——满族的手中。考察明朝后期在对待蒙古族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与得失,有助于我们了解明朝政府为解除蒙古族对中原...
    2009.05.15 10:0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