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的孕育之源。首先,徽文化在商业认识上的突破为徽商创新精神的孕育提供了社会条件。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以来,由于朱熹、王阳明、王艮、王畿、李贽等对商业、商人地位有重新认识的思想家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商人势力的增强,商人为“四民之末”的观念在徽州发生了...
2009.07.24 13:02:00
-
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东方则认为是涵盖宗藩的“天下”。如果用一个公式,可表示为:天下≈中华世界=中心+周边=华+夷=我族+他族=王畿+封邦=中国+外藩=宗主国+藩属国=中华世界帝国=宗藩共同体=环中国共同体>东亚共同体。
在这个以中国为中心、遵循“五伦国际关系”...
2014.06.27 09:50:00
-
文化形式可分为风、雅、颂三体。其中,风是周王朝的“十五国”之风,是各地方风土乐调和风格的歌诗,颂是祭祀祖先的歌诗,而雅,则是周朝王畿地区体现王朝主题和风格的正声歌诗。
雅者,正也,中央首善之区朝会典礼上必然要应用正乐,演唱正声之歌。因此“雅”有明显的政治性。...
2015.04.14 07:57:00
-
是后天养成的,有一个人为努力的生成过程。
四、“四句教”:主体的生成
嘉靖六年(1527年)夏,阳明出征思田前与弟子钱德洪、王畿对话中言及“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被称为王门“四句教”或“天泉证道...
2017.04.10 10:03:00
-
肆王惟德用。”(上天既然把中国的民众和疆土付给先王,所以先王就要施行德政)《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要惠爱西周王畿,而且安抚四方)据于省吾考证,“中国这一名称起源于(周)武王时期”,而周公制礼作乐也正是在武王时期。制礼作乐,赋予了中国以丰富的...
2017.05.19 09:27:00
-
惟德用。”(上天既然把中国的民众和疆土付给先王,所以先王就要施行德政)《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要惠爱西周王畿,而且安抚四方)据于省吾考证,“中国这一名称起源于(周)武王时期”,而周公制礼作乐也正是在武王时期。制礼作乐,赋予了中国以丰富的...
2017.05.19 10:22:00
-
往。
西域是多元文明角逐的沙场
西域在唐朝维护政治稳定方面作用十分重要,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地,而小勃律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
2017.12.01 10:18:00
-
是考古学文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与特定族属对应,或者与以某主体族为核心建立的部族集团或早期国家对应。从甲骨文和传世文献记载中晚商王朝的王畿、四土、边疆方国,与殷墟文化中心区、亚文化区和影响区范围的基本对应,可知这一前提基本成立。但问题是,在传说时代,特定族属的时空范...
2018.11.14 10:25:00
-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大雅绵》作为周王畿内乐调作品和周人的开国史诗,在中国文化史和三代思想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把这首诗以先秦大篆书写成巨幅长卷,会有怎样的震撼?
字数最多、尺幅最大的难得瑰宝捐赠给厚重宝鸡
7月13...
2019.07.15 14:57:00
-
政治与法律,还需要辅以德治。三代德治以文武、周公之政为集大成,儒家将之视作礼乐教化的渊薮,并以之为王政典范来喻教历代君王。西周将王畿之地之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同姓或功臣,让诸侯管理封地。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
2019.10.28 0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