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条,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织的能力。其四,进行价值观导引。其五,期望值管理。   第五,政府抗逆力。一般来说,政府抗逆力的内涵和政府能力相类。除了胡鞍钢和王绍光强调的国家/政府的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濡化能力而外,针对应对风险的特殊要求,政府还需要强化自己的如下能力:(...
    2009.02.23 10:26:00
  2. 乃至社会动荡。政治合法性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表现为“实在的合法性危机”和“潜在的合法性危机”两个层次。关于国家能力,王绍光深化了自己此前的研究,国家能力的概念不再局限于提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而至少应该包括强制能力、汲取能力、濡化能力、规管能力、统领能力...
    2009.12.28 10:50:00
  3. 国的政府官员感叹道,“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能力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伴随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一股国家主义的思潮悄然升起。   王绍光和胡鞍钢是国内最早关注国家能力建设的学者,主要借鉴西方回归国家学派的概念工具,对中国的国家能力问题进行研究。   在《中国国家能力...
    2012.10.31 14:13:00
  4. 最新推出,金冲及担任顾问。编者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3500篇有关群众路线的文章中,精选23篇,其作者包括逄先知、有林、沈宝祥、李君如、王绍光、奚洁人、王长江等著名专家学者。全书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宗旨、总要求为指导,聚焦“四风”,梳理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优...
    2013.06.27 08:47:00
  5. 看中国的决策,既要看到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要讲透中国体制的优势,如果认识不清,会导致一些好的发展项目‘自废武功’。”著名学者王绍光说。   胡鞍钢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承受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却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世界作出了...
    2013.09.06 08:42:00
  6.   王绍光、樊鹏撰著的《中国式共识型决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深入分析2006年—2009年我国进行的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及其政策形成过程,探究我国重大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   该书认为,医疗体制改革不仅是重大公共政策,而且是非常复杂的世界性决策难题。...
    2013.12.10 08:44:00
  7.   书 名:中国·政道   作 者:王绍光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定 价:39.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挖掘古今中西的政治思想资源,对中式政道思维与西式政体思维的异同作了深刻分析。作者以中式政道思维,基于中国政治发展实践,从国际...
    2014.11.14 17:02:00
  8. 国家、社会(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应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区别在于各方承担的比例。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的分析,中国近年来掀起社会保障的“大跃进”:到2011年,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
    2015.01.04 10:48:00
  9. 从多元主义视角来看,中国确实表现出较低的公众主动参与,但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主动地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与需求,王绍光称之为公众的逆向参与。与主动参与相比,逆向参与有助于吸纳参与能力较弱群体的观点,从而获得更完整的代表性。逆向参与研究发现大体有以...
    2015.05.28 10:10:00
  10. 参与;“自下而上”驱动和“自上而下”驱动相结合;注意吸收外国专家和机构的意见;重视不同决策主体事前的充分协商。   作者简介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
    2015.11.30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