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8条,用时0.05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会制度和科技发展都是大体相当的,而使欧洲成为经济中心的工业革命的产生则是历史的偶然。这对在中国学界甚为流行的西方文化优越论和中国现代性进程“冲击-回应”思维范式是强有力的反驳。宏观的中国学研究,其结论大多高屋建瓴,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方向与路线给予了整体性的阐释。在“...
    2009.02.20 15:00:00
  2. 造性,他们会应用“模式”来塑造作者和读者各自的“梦想”,用“财富梦”来催生“白日梦”,类型文学就是最佳的结合体。从社会生活和中国现代性进程来说,这些都是常态,理解并萌生研究的兴趣是我们和时代之间必要的联系,批判也是在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生成的,而不是相反。   目前,实...
    2014.06.24 09:14:00
  3. 的理论特性。他把中国当代文学看成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过程,是面对西方挑战所选择的必然道路。不过他又强调,中国当代文学60年并非是世界现代性进程之外的“他者”,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本书中,陈晓明的文学史观叙述是对他的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融会贯通,他采取“以论带史...
    2016.02.01 09:38:00
  4. 的理论特性。他把中国当代文学看成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过程,是面对西方挑战所选择的必然道路。不过他又强调,中国当代文学60年并非是世界现代性进程之外的“他者”,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本书中,陈晓明的文学史观叙述是对他的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融会贯通,他采取“以论带史...
    2016.02.01 09:38:00
  5. 水平提升到现代高度。这一看法,基本上代表了以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性历程特别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以来的基本思想。但随着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性进程越深入,西方哲学越与时俱进,就遇上越来越深的困境。正是西方哲学的困境,让被西方哲学所遮蔽的中国、印度的理性思想的特质不断闪现出来...
    2016.02.02 09:39:00
  6. 水平提升到现代高度。这一看法,基本上代表了以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性历程特别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以来的基本思想。但随着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性进程越深入,西方哲学越与时俱进,就遇上越来越深的困境。正是西方哲学的困境,让被西方哲学所遮蔽的中国、印度的理性思想的特质不断闪现出来...
    2016.02.02 09:39:00
  7. 表面上看,《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在论述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问题,而实质上,席勒是想借助古今诗歌的差异,更加深入地揭示现代性进程中的人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和谐统一的古典意识走向了碎片化的现代意识。不过,席勒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面对现代性的困境他是...
    2016.12.12 09:16:00
  8. 表面上看,《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在论述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问题,而实质上,席勒是想借助古今诗歌的差异,更加深入地揭示现代性进程中的人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和谐统一的古典意识走向了碎片化的现代意识。不过,席勒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面对现代性的困境他是...
    2016.12.12 09:16:00
  9. 表面上看,《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在论述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问题,而实质上,席勒是想借助古今诗歌的差异,更加深入地揭示现代性进程中的人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和谐统一的古典意识走向了碎片化的现代意识。不过,席勒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面对现代性的困境他是...
    2016.12.12 14:12:00
  10. 表面上看,《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在论述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问题,而实质上,席勒是想借助古今诗歌的差异,更加深入地揭示现代性进程中的人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和谐统一的古典意识走向了碎片化的现代意识。不过,席勒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面对现代性的困境他是...
    2016.12.12 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