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7条,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通大路堵小路,变被动为主动,就能先入为主,确保准、快、好的引导舆论。中国早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古训,但愿我们在今天的媒体管理和舆论引导上也能借之、鉴之。...
    2009.03.09 16:05:00
  2. 实名政策至少也能起到重要的震慑作用。   不过,倘若官方以为这种方式就能捂住民意的真实表达,未免有些太天真了。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监督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政府部门不应把民众的上街抗议视为敌对行为,更不应为民意表达设置障碍,一味压制民意...
    2013.05.27 14:15:00
  3. 在网络时代,技术障碍不复存在,制度建设也日臻完善,阻碍信息流动的最大屏障还是干部的理念。有的缺乏信息公开意识,还抱持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念;有的为避免引起舆论关注,防止过度解读,就蓄意不向民众提供信息,即使公开,也是一些形式化的模糊信息。这种思路已经跟不上当...
    2013.05.29 08:39:00
  4. 在网络时代,技术障碍不复存在,制度建设也日臻完善,阻碍信息流动的最大屏障还是干部的理念。有的缺乏信息公开意识,还抱持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念;有的为避免引起舆论关注,防止过度解读,就蓄意不向民众提供信息,即使公开,也是一些形式化的模糊信息。这种思路已经跟不上当...
    2013.05.29 08:41:00
  5. 乃不迷”,对于“议政”在统治中的重要意义已有明确的认识;西周时召公谏厉王止谤时论述了“导民使言”的治国方略,他谈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上》)召公将被压抑的民意比作决堤的河水,...
    2015.04.05 07:54:00
  6. 乃不迷”,对于“议政”在统治中的重要意义已有明确的认识;西周时召公谏厉王止谤时论述了“导民使言”的治国方略,他谈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上》)召公将被压抑的民意比作决堤的河水,...
    2015.04.05 07:54:00
  7. 这一方面做了我们的榜样: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等,他们从善如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商纣、夏桀等昏君,不能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真正含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思维不可能面面俱到,思想常常会走进狭隘的胡同里,只有虚心听从他人的意见,...
    2015.11.26 13:16:00
  8. 的姚女士和凌先生等群众就表示:他们心里自然有杆秤,满意就是满意,不满意就是不满意,这也许是制定答案的官员所始料不及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让老百姓说好话,不说坏话,功夫在平时,而不是靠标准答案,几个标准答案就能防止批评的声音,那可能也是异想天开。   文/江文...
    2016.01.11 10:39:00
  9. 致,保证党的决议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但也不可忘了,其基础和前提是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与其去堵,不如重疏。防范“妄议中央”的根本之策是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2016.02.26 14:48:00
  10. 社会情绪终于火山般爆发。舆情的爆发,常常不过是某个导火索事件,引爆了社会郁积的强烈情绪,表现为一种集体性的情感宣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情宜疏不宜堵的古训依然适用于当下。   当然,次级的敏感要素还包括化工遗毒、可疑的环评等。   信息自由博弈,真相还在路...
    2016.04.21 1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