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不和谐,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和方向,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正在发生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生态退化和“景观破碎”,直接造成人类陷入“生态赤字”、“生态贫困”和...
2009.03.10 14:49:00
-
成了良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圩田开发是对自然地理地貌的一种人为的改造,不当的、过度的开发势必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
宋代长江下游圩区自然灾害的特点与成因
宋代长江下游圩区的自然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灾害频发。据...
2009.04.20 11:08:00
-
全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三,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的需要。地球70%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加上内陆江河湖泊,浩瀚的水域生态系统同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生生态系统,对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
2009.04.20 11:00:00
-
本需要,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卫生和教育,以保证人们不会为了短期生存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人口发展要与变化着的生态系统提供的生产潜力相协调;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必须控制在可再生率之下;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率;对环境污染...
2009.04.22 13:52:00
-
在家庭之间联合成小组进行交换或合作,如插犋换工、机泵管带配套使用等。第三种是相当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从农业生产系统工程和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出发,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开发治理,如兴修农田水利和开展机械作业、植保、良种、畜禽防疫、农副产品销售等生产、经...
2009.05.15 10:25:00
-
这个基础,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但当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随着大工业的不断扩张,大量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生态系统破坏的严重后果,使人类生存发展受到了极大威胁。我们不能说过去的发展不是为人服务的,完全是以“物”为中心的,应该说,过去经济发展是...
2009.06.22 10:37:00
-
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并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稻业是农业生态的基础产业,也是区域自然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保护调节功能。常熟推进水稻产业化基地建设,符合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系统,提升农...
2009.07.11 13:50:00
-
等投入要素之间也呈现出稳定的比例结构,尽管系统始终处于外部扰动和内部随机涨落的作用之中,但其基本结构和状态却能够保持不变,这是品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表现。
品牌经过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条件的特性,被称为品牌的适应性。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牌不断改变自己,形成...
2009.07.20 09:37:00
-
述在鬼节和基督教徒追思礼拜两个语境中,民俗宗教信仰者与基督教徒之间的互动现状,然后将制度化宗教的差异性纳入考虑范围,提出中国宗教生态系统的“三层楼”结构,并用其对这些宗教现象进行解释。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梁丽萍从基督教对农村经济活动、基层社会治理、日常社会生...
2009.07.23 16:04:00
-
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生态系统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和生态工艺流程,使自然物质得以多重利用和循环再生。如果人们以高效、循环和友好的方式来利用自然,使之进入生生不息的代谢循环(metabolism),形成生态化的运作模式,人...
2009.08.24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