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医生。
另外,有些家长知道这是疾病,却因为社会歧视或自我歧视而不敢正确就诊。整个社会对精神疾病有歧视,而自我对精神疾病也有病耻感,即使知道自己有病也不愿意去精神病院——这种社会歧视和自我歧视是识别率、就诊率低的最核心问题。“在美国儿童心理健康理念已经普及到...
2010.02.26 14:58:00
-
国前几年的有关数据的统计和了解,近年来全国应该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其他80%的病人都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社会歧视和病耻感也是导致精神病患者难以及时治疗的一大障碍。“精神病人按危险评估分0-5级,超过3级,一般需入院治疗。但家属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北京市...
2014.10.20 16:15:00
-
在家默默承受,不曾踏进任何医院。即便被医生诊断出抑郁症,患者愿意接受治疗的人数也不到10%。原因之一,是患者和患者家属有着强烈的 “病耻感”。
而现实生活中,抑郁症知识的缺失带来的后果是不少患者即使出现了相关症状,也很难排查。也有大部分人患病后高估计自我调适的功效...
2015.04.02 10:51:00
-
则可能会考虑求助的代价。传统观念之下,抑郁症患者面对病痛,很难迈出求助的脚步。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很多抑郁症患者有强烈的“病耻感”,他们不敢直面内心的冲突,也无法向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求助,使这场“心灵感冒”迟迟难愈。从解决上来说,普及抑郁症知识,消除社会偏见和...
2016.07.14 07:31:00
-
本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讲座、咨询、义诊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面向精神障碍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普及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逐步消除“病耻感”;
二是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水平筛查。 本志愿服务项目送检入户,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志愿“体检”,及时、准确进行精神障碍和疑似精...
2017.08.22 16:18:00
-
是一种先天性神经发育障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池霞说,根据1/88发病率的推算,我国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超过百万。家长的“病耻感”和“不敢相信”,是干预治疗的不利因素,社会的歧视和误解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压力很大,一些家长不愿让...
2019.04.02 11:29:00
-
的酒瘾发作与呕吐建立关联,让他一想起喝酒就会想起呕吐的难受。“当一个人的意志力没有那么强大的时候,需要外界的帮助。”黄悦勤说。
病耻感在年轻人中也常见
黄悦勤介绍,无论是在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还是在临床诊治中,都发现病耻感在我国仍然是常见的现象,在青年群...
2021.02.23 08:08:00
-
多名专家参与讨论。治疗依从性通常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由于抑郁症疾病本身的特点,患者的病耻感、药物不良反应常常成为服药依从性的阻碍。针对此项难题,今年的精神科年会重点关注如何更加安全有效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式。
...
2021.05.27 15:02:00
-
陈天桥正视自身精神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作为知名公众人物勇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疗愈的经历,实属难能可贵的贡献。李春波谈到,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常导致病家不愿意面对疾病,不愿意接受或不配合治疗,是精神疾患康复领域的一座大山。“陈天桥分享的亲身经历说明,精神疾病如果及早得...
2021.08.12 14:09:00
-
表示,“对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课应该是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和‘宣传阵地’,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学生的求助意识、消除病耻感。”
从《通知》来看,无论是高等学校还是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宗旨都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为学生健...
2021.08.17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