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骨的地层面积达到1.43平方英里(37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埋有数千只尖角龙的骨骼化石。有关资料显示,尖角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7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食草动物,其身材和今天的牛儿差不多大小。
《温哥华太阳报》报道,阿尔伯塔省此前曾出土过很多保存完好的恐龙遗骨,并成立...
2010.06.29 08:45:00
-
了主旨发言。最后,在领誓人的带领下,13中的师生共同宣誓,争做地球环保卫士,共创地球美好未来。活动结束后,现场师生还观看了3D大片《白垩纪公园》。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地球日”活动受益匪浅,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善待地球,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
2011.04.15 23:15:00
-
班为本,以学生为本。
据介绍,科技节期间,学校举行了“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科技小报(绘画)比赛,一二年级手掷纸飞机飞行比赛。围绕科普知识、环保知识等,学校举行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每个班还都开展了一次科普主题队会,并观看了《梦回白垩纪》等科普电影。...
2012.11.16 14:02:00
-
带来的是两个“连体”的椭圆形“石头”。经过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挺恩研究员鉴别,这两个都是货真价实的恐龙蛋。“年代我估计可能是白垩纪时期的,距今7000多万年。”陈挺恩研究员说,恐龙蛋有单个保存的,也有两个保存的,甚至还有一窝一窝保存的。比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就有...
2013.05.23 14:29:00
-
地质专家和采矿专家给这个崖壁取了个名字,叫“F8断层”,也叫“8号断层”。所谓“F”是断层的代号。据介绍,F8断层产生于燕山晚期,指白垩世早期至古近纪古新世的构造期,迄今至少有7000万个年头。“F8断层”在一般游客眼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野外认识地质断层的一个身临其...
2013.07.01 17:01:00
-
龙的体态特征么?想了解幻龙的生活习性么?8月31日,古生物3D科普电影《三叠纪海怪》将登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带您一睹为快。该片是继《白垩纪公园》、《重返二叠纪》、《剑齿王朝》后在古生物博物馆上映的第四部古生物3D科普大片。
《三叠纪海怪》是原创性科普电影,此片将科...
2013.08.30 09:04:00
-
枚巨型恐龙蛋,单体长约42厘米,壳厚1-2毫米,壳面为灰褐色,粗糙,且有虫条状刻纹。据介绍,这三枚恐龙蛋化石产地为河南,地质时代属于白垩(è)纪,距今1亿多年,是巨型恐龙的卵经过长期地壳演变所形成的化石。
据了解,由于该单位的工作涉及地质、矿物等方面,因此该单位在...
2013.11.22 14:06:00
-
地表抬升,经过近1亿年,抬升了大约20千米的垂直距离而接近地表。
由于郯庐断裂的平移作用,花果山又向东北方向平移了约300千米,晚白垩世至新近纪以来,花果山缓慢上升,接受剥蚀,剥蚀幅度约3千米—5千米。现今的花果山地貌,则形成于近50万年以来的地质建造,由于花果山地区...
2013.12.11 10:26:00
-
和雌蕊,还从化石中分析出了十几粒花粉。王鑫告诉记者,这些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块具有人们熟知的、典型的花的结构的化石。这块化石形成于早白垩纪,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典型的花,他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迪拉丽花,其中丽花是它的属名,迪拉是它的种名。
...
2013.12.27 08:40:00
-
吸引了许多游客,尤其深受小朋友的喜欢。据介绍,这里设置了科普区,小朋友可了解到关于恐龙的各种知识,以及它们生活的时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分别是什么样。为了增加乐趣,主办方还引进了可以走动的恐龙,小朋友可以骑在龙背上走路,当一回“龙骑士”,与“偶像”亲密接触。...
2014.03.05 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