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远之,《雍也》篇载,樊迟问知,孔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对于与鬼神类似的天,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四季运行,万物化生,都是天的自然状态。由此,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那里,天已经从巫觋氛围中脱魅,成为客...
2009.04.09 13:58:00
-
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西方是由一个上帝,唯一的神来创造万物,中国不是。中国是“和实生物”。怎么样“和实生物”?“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成百物”。所以中国从古以来,从思维上就有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维方式。
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讲和。《国语·郑语》讲“以...
2010.06.03 11:00:00
-
事实上以刚柔、健顺的不同性质来归结乾主坤从的地位。乾坤关系之确定,事实为周易动态的宇宙生成论奠定基础,“则夫天地之所以行四时,生百物,恒古今而不息者,皆此动之一几,相续不舍,而非窅然而清、块然而宁之为天地也”。[4]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的基本路径,决定了人要效...
2010.07.27 13:48:00
-
文采风流,映照千秋万世。
宋亡入元,打通了通往欧亚两洲的大门,各民族相互往来日增。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镇江,描绘了镇江"百物皆饶",繁华富蔗的景象。朝鲜著名诗人李齐贤陪同高丽前王王源遨游三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移至明清,镇江的文化事业庚新不...
2012.05.09 09:38:00
-
清扫路面垃圾,有的在擦拭果壳箱,有的在清理油污,还有的在擦洗店面橱窗……
在宿迁一百门前,十几名义工正在打扫门前卫生,宿迁一百物业部负责人赵女士告诉记者,作为商家志愿者,他们在城管部门的号召下积极主动加入到义工队伍中,为营造优美的市容环境,打造文明有序的城市...
2012.08.03 13:34:00
-
泛舟红桥,桥下之水若不胜载焉。予时赴诸君之招,往来逐队,看两陌之芳草桃柳,新鲜弄色,禽鱼蜂蝶,亦有畅遂自得之意,乃知天气之晴雨,百物之舒郁系焉……”
孔尚任形容扬州人在红桥泛舟春游,是“咸泛舟红桥,桥下之水若不胜载焉”,可见当时扬州人春日踏青的人数之多,风俗...
2013.04.01 17:42:00
-
人捐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设立嘉陵文化基金会以提倡科学。卢作孚在《事由书》中写道:“吾国过去忽视科学,以致文化落后……值此国难严重,百物凋敝之秋,对于文化建设,亟应认定目标,先树基础,俾期逐渐发展,获得成效,以裨益国家,福利人民,进而探讨研究,日新月新,求与欧美文...
2014.01.06 16:44:00
-
的演化与发育。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
2014.07.18 08:30:00
-
的演化与发育。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
2014.07.18 09:05:00
-
图到费尔巴哈都认为由一个唯一的形而上本体派生的,犹如上帝造万物。中国智者认为“和实生物”。和何如生物?“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多元(五行)差异事物冲突融合而和合成万物。《周易》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男女是阴阳两极,多样冲...
2014.07.29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