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390条,用时0.04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力就是世界经济战争中的“核武器”发展能力,拥有了世界粮食市场的垄断地位,就拥有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权。因为制造粮荒所具有的更广泛的生物杀伤力,是制造任何武器所无法比拟的。基辛格就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2009.02.23 10:00:00
  2. 说明电子信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明显衰减。显然,在走出这场危机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需要具有新技术革命意义的产业创新。现在已见端倪的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有可能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下个增长周期。现在我国刺激经济所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为下个...
    2009.04.07 16:03:00
  3.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庞大的生物群体,必须遵从大自然生态的规律,而不能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1931年,H.Hotelling在其《可耗竭资源经济学》一书中提出资源耗竭理论,被认为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开山之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呈现人口高增长、经济高增长、高...
    2009.04.20 11:00:00
  4. 20年建成8台800万千瓦核电基地。   (3)生物质发电重点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滩涂非粮食生物质燃料发电的研究,发展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源。   (4)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优化风能、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提高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   (5)到2020年新能源...
    2009.06.17 10:48:00
  5. 重如何使医药、农业、畜牧业等获得长足发展,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生物工程中可能向环境中施放许多有新的遗传特性的细菌、微生物等等。这些活的生物不容易回收,相反,它们能够生长、繁殖和突变,世世代代污染环境。同时,这种片面的思维认识方法的无限扩张,也使人类逐渐忘记了自身属于...
    2009.07.06 10:33:00
  6. 重新思考现代经典作家在自己创作中的意义是完全必要的。正如郁达夫在鲁迅逝世一周年时所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道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现代经典作家的创作是融入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思考的,...
    2009.07.10 14:45:00
  7. 天理,灭人欲的结果必然是天理不存,人欲偷行。而大张人欲的结果必然是率兽以食人,同样导致人类社会的毁灭。其实,人生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是必然出生在人类社会中,也就是一定的人文世界中。即使是身处孤岛的鲁滨逊,他也并没有脱离人文世界,正是这个世界决定了他根...
    2009.08.27 14:49:00
  8. 0.5%。其成功之道就在于,他们通过对石油课以重税(标准是每吨100美元)来推广生物能源。在重税之下,瑞典众多企业竞相寻找低成本的生物能源,将很多生物质废弃物变成了能源。今天瑞典生物燃料的使用率已超过50%,成为世界工业化国家使用生物能源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三是...
    2010.01.15 14:40:00
  9. 个体,并繁衍后代,最后经衰老而死亡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中,“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马克思语)。所谓人生的生物性是指,人作为高等动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然而人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
    2010.01.15 14:46:00
  10. 幸福的发现是否很困难?   毕淑敏:我想这是需要学习的,幸福的发现不是天然的。幸福,我定义它不是一般的生存意义上的快乐,不是简单的生物性的满足,比如吃的方面,性的方面。幸福是一个可以持久的快乐。   问:那您觉得在您的周围,发现幸福的人多吗?   毕淑敏:我觉得...
    2010.03.03 14:5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