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223条,用时0.09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心,急于对民众进行说教;更不同于市场上功利化的喧嚣,那种急于自我推销式的叫卖。   按照马克思的要求,真正的哲学要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那么哲学式的关注,就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深呼吸”,即:积极的参与+冷静的审思+建设性的探索。   我们正处在...
    2009.03.31 10:13:00
  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资产阶级的《人权宣言》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都来源于客观实践,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它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隶属于不同的阶级,服务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指导着不同的社会实践。从本质上讲,这是人类社会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9.04.02 13:09:00
  3. ”以及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国当代的运用。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说中国发展道路的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可以一成不变的。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继续解放思...
    2009.04.02 13:14:00
  4. 说:“体验不是靠冥索,要有行为才有体验。”)的方法才能得其真。如他批判胡适讲孔子拿知识论做立脚点,是“弃菁华而取糟粕”。因为孔子哲学的精华在人生论,知识论只占其第二位第三位。这样,用西方的知识论来研究国学时,其精华部分反而被流失了。   同时,梁启超也发现了现代教育体系中...
    2009.05.13 10:19:00
  5. 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只能用“体验”的方法才能得其真。如他批判胡适讲孔子拿知识论做立脚点,是“弃菁华而取糟粕”。因为孔子哲学的精华在人生论,知识论只占其第二位第三位。这样,用西方的知识论来研究国学时,其精华部分反而被流失了。   同时,梁启超也发现了现代教育体...
    2009.05.18 10:23:00
  6. 论地说好。但任何一个别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加思考地用于中国,是否适用值得推敲。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学术界已经能提炼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精华,综合而成中国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反思学界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理解,依旧流于表面,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新兴的21世纪的社会保障...
    2009.05.25 15:06:00
  7. 剂)。   那么,如何让保护非遗成为当下全民的文化自觉?首要的问题也是教育干部。中央领导近年高调表态,把非遗定位提升到“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在国家进入张扬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新阶段,很有必要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那些泛封建糟粕论者和唯G...
    2009.06.08 11:31:00
  8. 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好学深思、最有远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信辩证唯物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它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哲学研究、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特别是其中的中国...
    2009.06.17 10:26:00
  9. 墨学乃以前所无,由一人倡导而成,诚所谓‘开山祖师’。其伟大何如!”[10]   由此可见,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通过吸收古代典籍的精华,借鉴古代圣王尧舜禹的思想,从而形成独特的墨子人格精神。墨子人格精神的形成,标志着一个认识自我而立德、立言、立功的新型人格的出现。...
    2009.06.19 11:20:00
  10. 当代学术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但话语系统有区别,如在学术刊物中倡导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当代学术要科学传承传统学术的精华,发展“实”的部分,即实理、实践、实际。也有学者指出,传统学术和当代学术密切相关,二者又有互动,也事关认知科学。如果说20世纪是分...
    2009.06.30 16:0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