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化理论的中国知识元素。
2、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倡导
本土性是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术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世界性的运动。所谓本土性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就是要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通过这种研究,能科学地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
2009.02.23 10:24:00
-
必须在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因而不能搞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一再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恰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历史经...
2009.03.07 16:22:00
-
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等。
陈伯达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最初是独立存在的。新启蒙运动是文化思想上的一场自由与民主的运动,在当时颇有影响,陈伯达是这一运动的发起人,他把自己所写的一系列关于新启蒙运动的论文编成一本文集,取名《真理的追求》,由新知书店...
2009.03.09 15:39:00
-
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实践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正如《共产党宣言》响亮地向全世界宣布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上,第283页)
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对正确理解我们...
2009.03.09 14:35:00
-
过程来说,虚拟资本的前身借贷资本的形成与再生产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借贷资本本身是不会创造财富的,它从属于职能资本,通过为职能资本的运动服务,从而节省流通费用,间接地增加社会财富。但在它独立出来以后就会造成一种假象,仿佛它具备了增殖自己价值的能力,仿佛货币天然就能...
2009.03.10 15:04:00
-
终究是做不成的,这就决定了指导思想多元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一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领域,而社会意识形态的运动是有它自身的规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
2009.03.31 10:12:00
-
艰苦奋斗三年,就埋葬了一个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就那场革命的广度和深度及其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来看,远比南美黑奴的运动要深刻、彻底和伟大。通过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严重阻碍西藏社会发展的封建农奴制,铲除了三大领主专政的社会基础,建立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
2009.04.02 13:23:00
-
主义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用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阶级对立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它是绝大多数人参与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它的核心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近代以来16...
2009.04.09 14:21:00
-
君子自强不息”(《周易·乾》),讲“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讲“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都是强调生命在不断的运动中。而这种生命的运动又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终极的追求,在道德上来说是止于至善,成圣人,在事功上来说是治国平天下,成圣王。佛教和道教的修...
2009.05.13 10:19:00
-
使工资和养老金进一步贬值。这些措施利用国家政权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转嫁危机使损失“社会化”,将会导致更大的资本积累产生兼并和收购的运动,恢复投机“动因”和股票交易的大起大落。希共透过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历史经验,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日益严重而且同步化的危机,帝...
2009.05.27 15:5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