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接种            
找到相关结果约41条,用时0.02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
    2010.01.15 14:46:00
  2. 的因素的比德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和谐统一就会实现风格方面的中和,可以像“中庸”之德。   《大学》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与“中和”的品德相联系,含蓄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对道德人格的一个重要要求。相应的书法的风格应该表现为一种含蓄之美。唐...
    2010.05.21 13:58:00
  3. 模样?笔者以为,中华文化是质美、量足、度清晰的东方文化大成。中国人“止于至善”何其美哉!中国人“自强不息”何其大哉!中国人“发而皆中节”,何其成熟哉!!流星走过皓空,风雨洗亮苍穹,数千年的修炼,中国人得其成果臻于大成。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民族在两千年前造出了薄如蝉...
    2013.05.14 14:58:00
  4. 记者昨获悉,宝应朱氏家祠经过修缮,已恢复了原有风貌,宝应博物馆正在积极筹备布展事宜。 清嘉道年间,短短31年,宝应人朱彬三子皆中进士,就此留下“兄弟三进士”的佳话,使宝应朱氏望族的声名远播。 位于宝应县老城区小石头街8号的朱氏家祠,是清代宝应籍湖北布政使朱...
    2013.11.05 11:43:00
  5. 为而为之的精神已是滥觞。这浪漫在于开启好德的自醒和觉悟,引领好色的调和与节制,在于使人自别于禽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浪漫的,却毕竟很现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理想的,却是孔子描绘出的浪漫。   现...
    2014.03.10 16:31:00
  6. 社会阶层结构。如日本通过就业、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成功塑造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在这个有1.2亿人口的国家却有着“一亿皆中产”的说法。   注重构建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劳资纠纷为例,在发达国家,工会会周期性地与雇主协会就一系列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进行协...
    2014.05.04 08:41:00
  7. 社会阶层结构。如日本通过就业、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成功塑造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在这个有1.2亿人口的国家却有着“一亿皆中产”的说法。   注重构建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劳资纠纷为例,在发达国家,工会会周期性地与雇主协会就一系列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进行协...
    2014.05.04 08:47:00
  8. 寡欲。”人为贪欲心的财、色、权所迷而不自觉,而导致扭曲人性,破坏心灵的宁静、平衡、和谐。《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七情发出都符合一定节度,而不超过或不及,这便是和心,或曰中和、中庸。如何中和?唯有做到知足知止知觉三知,才能过财、色...
    2014.07.29 08:32:00
  9. 寡欲。”人为贪欲心的财、色、权所迷而不自觉,而导致扭曲人性,破坏心灵的宁静、平衡、和谐。《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七情发出都符合一定节度,而不超过或不及,这便是和心,或曰中和、中庸。如何中和?唯有做到知足知止知觉三知,才能过财、色...
    2014.07.29 08:32:00
  10. 在行为的修炼,言行有度、举止有礼。《中庸》就告诉人们,一个自我修   养好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人——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种种内在的情绪,外化发散出来的时候,如果能是合理合度的、是恰当其分的,那就是达到了“和”的标准。  ...
    2014.09.06 10:44:0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