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变化的基础在道光朝奠定。
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影响汉学发展的事件。首先,汇集和总结清初以来尤其是乾嘉学者解经之作的《皇清经解》刊刻于道光九年(1829)。《皇清经解》的刊刻,是清代汉学发展告一阶段的重要标志。其次,嘉道之际出现崇尚汉学的书院,如杭州之诂经精舍...
2014.05.04 08:51:00
-
量歧异与讹误。有鉴于此,阮元依托诂经精舍,组织江、浙学者加以全面校订,刊刻行世。从此,读经者有了最可信赖的善本。三是编辑、刊刻《皇清经解》。该书收73家183种经学著作,总计1400卷。前后参与编校者有江、浙、广东等省份众多学者。这三项工程的成功实施,宣告清代以儒学为中心的...
2016.07.16 10:39:00
-
量歧异与讹误。有鉴于此,阮元依托诂经精舍,组织江、浙学者加以全面校订,刊刻行世。从此,读经者有了最可信赖的善本。三是编辑、刊刻《皇清经解》。该书收73家183种经学著作,总计1400卷。前后参与编校者有江、浙、广东等省份众多学者。这三项工程的成功实施,宣告清代以儒学为中心的...
2016.07.16 10:39:00
-
量歧异与讹误。有鉴于此,阮元依托诂经精舍,组织江、浙学者加以全面校订,刊刻行世。从此,读经者有了最可信赖的善本。三是编辑、刊刻《皇清经解》。该书收73家183种经学著作,总计1400卷。前后参与编校者有江、浙、广东等省份众多学者。这三项工程的成功实施,宣告清代以儒学为中心的...
2016.07.29 09:46:00
-
非常好的效果,至今仍为后世称颂。
阮元从政之余不废学问,不忘学术追求,他治学严谨,著述宏丰。他主编《经籍纂诂》一百八十卷、《皇清经解》一千四百卷,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六十卷,做的都是博古“通”今的大事。他的《研经室集》更被誉为“集十八世纪汉学思潮大成”之...
2017.06.21 10:33:00
-
非常好的效果,至今仍为后世称颂。
阮元从政之余不废学问,不忘学术追求,他治学严谨,著述宏丰。他主编《经籍纂诂》一百八十卷、《皇清经解》一千四百卷,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六十卷,做的都是博古“通”今的大事。他的《研经室集》更被誉为“集十八世纪汉学思潮大成”之...
2017.06.21 10:33:00
-
非常好的效果,至今仍为后世称颂。
阮元从政之余不废学问,不忘学术追求,他治学严谨,著述宏丰。他主编《经籍纂诂》一百八十卷、《皇清经解》一千四百卷,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六十卷,做的都是博古“通”今的大事。他的《研经室集》更被誉为“集十八世纪汉学思潮大成”之...
2017.06.21 14:32:00
-
在广州学海堂建成后,他又刊刻了大量的典籍。如:《学海堂集》90卷,收录的主要是学海堂堂长们示范之程作和肆业生课艺之佳篇。《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1400卷,收书182种,囊括了清初至乾嘉时期顾炎武等73位著名学者的重要著作,几为清代学术精华之总汇。《揅经室集...
2018.01.22 08:45:00
-
在广州学海堂建成后,他又刊刻了大量的典籍。如:《学海堂集》90卷,收录的主要是学海堂堂长们示范之程作和肆业生课艺之佳篇。《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1400卷,收书182种,囊括了清初至乾嘉时期顾炎武等73位著名学者的重要著作,几为清代学术精华之总汇。《揅经室集...
2018.01.22 08:45:00
-
任大椿,宝应人刘宝楠等。阮元官至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学术造诣深厚,精通多门科学,在广州建学海楼,在扬州建文选楼,刻《皇清经解》1400卷,主修《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畴人传》《淮海英灵集》等多部名著,引领了中国的朴学之风,也开启了近代学术之先河。
高...
2018.10.10 15: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