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处领域的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目标定位既考虑合理性的全面内涵,又侧重分析战略主体的时空背景,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中共17大报告运用目标定位方法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认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2009.02.17 14:51:00
-
在微观层面上的一种举措。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反危机,首先要求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政策及时正确,在此基础上需要“一束”或“一揽子”举措相互配套协调,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对于消费券的发放与使用,也有学者提出了改进意见。如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认为,德国近期...
2009.02.17 15:06:00
-
景下,国内国际上小的摩擦都可能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我呼吁:世界各个国家都要妥善化解自己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不要将危机转嫁他国和相互指责,避免引起世界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有的战争都有经济原因和经济的支持。因贸易摩擦直接引发...
2009.02.17 15:23:00
-
知,是形成科学的现代消费观的基本前提。
1、从经济学原理上看,社会生产即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其中消费位于社会生产过程诸环节的终端。它不仅是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的动力源。一方面,...
2009.02.18 14:18:00
-
根除。其次,“强县扩权”改革难以防止形成新的“诸侯经济”和市场分割。在中央地方分税制的大框架下,各级地方政府均有足够的投资冲动,相互独立的利益往往使其不顾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特别是改革后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得到扩大,政府定位模糊不清加上倘若约束不力,则极可...
2009.02.19 09:52:00
-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校要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教育...
2009.02.18 14:26:00
-
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所有制改革能否继续顺利深化下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在充分肯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统一性的同时,要敢于正视二者的矛盾,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
2009.02.18 14:28:00
-
应也会大大抵消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
第三,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恰恰说明了外需与内需之间的联动关系。在开放型经济中,外需和内需是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的。例如,外需的扩大和出口的增加,可以带动国内企业投资、就业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从而增加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而国内投...
2009.02.19 09:58:00
-
公民素质越高,国家和社会发展越顺利。公民素质的构成是多重的,其中一个基本构成是指公民的这种能力: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认真地行使权利,相互尊重,通晓作为该国公民应尽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同时在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并付诸行动。就是说,责任自觉是当代公民素...
2009.02.19 10:18:00
-
值之间也有矛盾,但均为人们所必需,因而是统一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是求真,民主、自由、人权是求善,而公正、和谐是求美,它们犹如相互交织、部分重合的“六连环”,是真、善、美的“立体”展现。这些,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层理念,也是当代中国应当确立的基本...
2009.02.20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