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义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道性理论,既继承了传统道教的思想,又进一步吸收了佛教的重要思想,为修道成仙提供了形上学的根据;活跃于武周、睿宗、玄宗时期的司马承祯则在养身健体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坐忘养性修炼学说。至晚唐五代,道教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杜光庭从理论层面将修...
2009.02.18 14:25:00
-
元宵观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就“结灯为山祭祀太乙”。到唐代,元宵张灯的风俗进一步盛行。唐睿宗时,在长安搭建灯楼,燃灯万盏。进入宋代,更是盛况空前,城镇上出现了灯市。因此,我国历来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辛弃疾有《元》词:“东风夜...
2013.01.08 15:01:00
-
姚崇向唐玄宗陈述的“十事闻”,他批注:“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毛泽东称之为政治纲领的十条意见,是姚崇针对中宗、睿宗以来严重的政治弊端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希望励精图治,重振朝纲,天下大治。此时的批注含义不言而喻。毛泽东在阅读研究《史记 陈涉世家》章...
2013.12.23 16:30:00
-
的制度化、法律化分不开,算得上是封建时代监察制度正面效应的表现。唐玄宗在《饬御史?刺史县令诏》中指出:“御史执宪,纲纪是司”。唐睿宗更进一步指出:“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政之理乱,实由此焉”。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鉴于吏治败坏是元朝覆亡的重要原...
2015.01.14 15:49:00
-
宗景龙二年(708年),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先后揭发“斜封官”一千四百多人,闹得这位破坏制度的皇帝狼狈不堪。景云元年(710年),刚登基的睿宗皇帝批准了宰相姚崇、宋璟等关于全部撤消前朝“斜封官”的奏议,中宗时代的“斜封官”终被悉数罢黜,宰相制度得到进一步坚持。宣宗大中十...
2015.09.07 09:01:00
-
宗景龙二年(708年),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先后揭发“斜封官”一千四百多人,闹得这位破坏制度的皇帝狼狈不堪。景云元年(710年),刚登基的睿宗皇帝批准了宰相姚崇、宋璟等关于全部撤消前朝“斜封官”的奏议,中宗时代的“斜封官”终被悉数罢黜,宰相制度得到进一步坚持。宣宗大中十...
2015.09.07 09:01:00
-
次吃瓜,吃了一半,想起了杜如晦,马上派人把剩下的半个瓜送到杜如晦灵前祭奠。
“姚宋”革除旧弊
姚崇聪明机警。他是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并且都兼兵部尚书。由下面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的务实精神:有关边境军营、哨所、兵马、军械、物资的数字,他这位兵部尚...
2015.12.01 09:00:00
-
次吃瓜,吃了一半,想起了杜如晦,马上派人把剩下的半个瓜送到杜如晦灵前祭奠。
“姚宋”革除旧弊
姚崇聪明机警。他是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并且都兼兵部尚书。由下面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的务实精神:有关边境军营、哨所、兵马、军械、物资的数字,他这位兵部尚...
2015.12.01 09:00:00
-
奢淫逸,尽情享乐。依此类推,位极人臣的宰相自然也可过着奢华的生活。其实不然,盛世宰相姚崇生活就极为俭朴。
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时人几乎无人能比。然而,这位资历深厚的宰相,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即便在唐朝...
2016.08.02 08:49:00
-
既有冰冷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不过,他的铁面无情,主要针对为非作歹的权贵;他的温暖如春,则是面对普通的平民百姓。
宋璟虽在睿宗朝做过宰相,但成就他贤相美名的却是开元时期。开元四年(716年),姚崇因故退隐,推荐宋璟接任。宋璟随即调返京师,任刑部尚书;不久,被...
2016.08.22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