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改革,应该是用社会主义制度来制约和规范市场经济,而不是用市场经济来改变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我们不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不把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发展问题,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来考察,就不会得其要领。(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2009.03.09 15:38:00
-
间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在和合教育理念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矛盾运动中互动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它们是统一的关系。(二)学术旨趣与职业生涯取向有效结合。和合教育要求把实用知识吸纳在整体知识范围之内,既培养...
2009.04.09 14:13:00
-
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及其基本范畴,最为主要的是“生产关系”、“工人阶级”、“共产党”等核心范畴。有了生产关系的概念,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才得以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社会变革的源泉才得以揭示,对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分以及深入每一社会形态的具体分析才得...
2009.04.28 14:53:00
-
性不仅在矛盾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且其性质也不一样。有些事物的内在矛盾是共处相生的,其中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矛盾运动的结果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求得共同进步;而有些事物的内在矛盾则是冲突相克的,其中一方的发展必然导致另一方的衰退,矛盾运动的最...
2009.05.04 11:04:00
-
展过程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这一辩证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和广泛的使用。扬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
2009.05.15 09:54:00
-
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
2009.06.02 14:51:00
-
社会、赞扬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主要尺度。
二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看法不同。科学社会主义把未来共产主义看做是一种从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中必然产生出来的现实的运动,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因而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仅仅是原则性的,并把社会主义社会看做处于经常...
2009.06.08 11:36:00
-
义时代的变化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
1.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变化
一切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最后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时代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时代发生大转折的时期,这种大...
2009.06.11 11:20:00
-
的批判。这些批判涉及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和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如何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如何认识历史前进的动力以及如何认识历史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等。这对于学习和宣传唯物史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广大史学工作者包括一些著名的老一辈史学家都表示“一切从头学起”,对以唯物史观...
2009.07.17 10:12:00
-
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动力和唯一尺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阶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斗争;人类智慧的不断增多和增大等等。
第三,人生观应是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人生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传...
2009.08.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