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19条,用时0.05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要具备实践的可操作性,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有基本的底线,如何合度合适是关键。艺术是自由的创造,但自由不是胡来,仍有其法度,正如石涛所说:“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至法是大法,大法仍是法。   随着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当代书法标准问题会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建设书法...
    2009.12.17 15:28:00
  2. 全国29个省份415所高校的1540名优秀校园记者中脱颖而出,参加世博会的采访和报道,并享受世博会正式注册记者的待遇。   淮阴师范学院的石涛、赵琳、丁仲璨三位同学,也入选了“世博女兵”,成为世博园里的一抹亮色。   同全国青年一样,有着光荣传统的淮安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
    2010.05.06 10:09:00
  3. 至于枝头的梅花,则待以后。   看着老人那挥笔作画的从容,不由令人感慨万端。曾经,他在实践中研究汉画石的雄浑与粗犷,吸收徐渭、石涛的恣肆与灵动,取纳虚谷丹青的方侧笔触,借鉴吴昌硕、任伯年滋润浑厚的画风,将豪放与厚重揉入毫端,冲破了温婉甜秀的艺术形式。多少人钦佩...
    2012.03.08 09:37:00
  4. 地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每当人们提起中国山水画,就会油然想起黄山,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出现渐江、石涛、梅清、黄宾虹、刘海粟等一批国画大师。 徐培晨致答谢辞   徐培晨系当代中国画大家,现为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
    2012.06.27 10:55:00
  5. 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书画家。傅又新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精,其山水得益于龚贤、黄鹤山樵、石涛,花鸟则以徐青藤、华新罗为师。   傅又新从传统笔墨章法入手,不断吸收中外新技法以求出新,其山水画隽永典雅,气势雄健;花鸟画意态万...
    2012.11.27 15:19:00
  6. 雅、孙志亮等出席开幕式。   吴观岱为清末民初时期无锡绘画的标志性人物,在诗文、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高深造诣。成功师法沈周、髡残、石涛、徐渭、朱耷以及扬州画派华岩而进行的绘画实践,创造出了可以在中国画内部进行近现代绘画转型的典范。他不仅确立了个人独特的绘画艺术风貌...
    2012.12.14 14:23:00
  7. 对篆隶和行草书法的研习,源于他对传统古法和笔墨理论的探究。他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骨法用笔"、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的"内美静中参"、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前辈大师的感悟中,体会笔墨之道,领略到了大师们古籀意味的笔墨和...
    2013.01.08 15:00:00
  8. 一株罗汉松,树龄均逾百年。山腰有石磴道,山脚有石洞屋两间,因整个山体均为小石头叠砌而成,故称片石山房。“片石山房”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和尚之手,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世界多国专家都对“片石山房”很推崇。   “移师”北上的“片石山房”,虽然整体空间有所缩小,但...
    2013.05.03 09:04:00
  9. 其用笔多得益于黄宾虹,其画面不失黄宾虹的雄浑又多了份清气,显示出其深得传统人文精神的特质。刘知白则更加注重“意境”,因其钟情于石涛,山水作品显示出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我自用我法”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并形成出自己传写意境的独特手法。江南三老出于对绘画与传...
    2013.05.03 22:32:00
  10. 部尚书史可法   唐宋八大家扬州“太守”欧阳修   苏门四学士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   “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   中国画一代宗师石涛   “我是扬州人”的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韦小宝”代言又如何?   “韦小宝”系列只是主推的8个系列旅游产品的一小部分,另外还做...
    2013.09.03 10:3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