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比如,在儒家研究方面,有庞朴的《儒家辩证法研究》、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陈来的《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张立文的《朱熹思想研究》和《宋明理学研究》等。有关老庄道家研究,有张恒寿的《庄子...
2009.06.02 14:24:00
-
民族的伟大复兴大概会伴随一个从“礼崩乐坏”到“礼兴乐盛”的过程。毕竟,我们的先人们向往的宇宙和美,良知朗照,仁风广被,德化天下,礼乐文明,天下大同,仍然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对于历史与未来的最倾心的期待,也是人类能够用文字与艺术表达出来的终极希望。“乐”之功用大矣。...
2009.07.21 10:36:00
-
可以在二里头找到源头。二里头出土的三足酒爵,与商朝出土的酒爵造型大致相同,贵族墓葬里出土的青铜器、乐器、玉礼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乐文明。而这正是华夏早期文明的特质。”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在二里头被认为可能与文字有关的刻划符号,仅见于陶器和...
2009.11.13 15:56:00
-
到社会教化、良性运行的原初目的。
政化教育功能。“礼,所以整民也”、“礼,国之纪也”,礼成为社会交际、政治教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礼乐文明载体的青铜器在调控社会秩序、规范社会群体坐标、构建和谐社会态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化教育功能。众所周知,青铜器是一种“体现级差的器物...
2010.01.21 12:43:00
-
“感恩”书籍读后感征文评选活动)、搞一次宣誓(组织党员同志举行感恩先辈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开一次讲堂(举办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或礼乐文明教育讲座)、献一份爱心(分别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妇委会关爱残疾儿童活动)、办一次演讲(结合读书活动,举办“感恩与责任·珍惜与...
2010.03.23 10:28:00
-
是学习的意思,还有觉、悟的含义,觉悟出那些未知的东西。对人生,对生活,每个人的觉悟都是不一样的。
在孔子之前,中国文化是一种礼乐文明,孔子传承了上古文明,并开创了仁。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仁”注入到礼乐文明之中。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013.05.30 18:30:00
-
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西周统一的宗法社会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分裂时期,以及战国末年由分裂走向中央集权的转型过程。由于西周时期的礼乐文明遭到破坏,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提出的新问题,思想家们开始思考新型思想文化的建构。春秋战国思想文化重构运动的结果是选择儒家文化作为中国...
2013.08.06 09:05:00
-
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福州市召开。此次会议也是中华孔子学会2013年的年会,共邀请了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位知...
2014.01.28 14:14:00
-
民大学教授):我们号称是“礼仪之邦”,但实际上我们在与韩国等儒学文化圈的人打交道时,觉得恰恰是他们更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明”
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近来他再次...
2014.03.10 14:04:00
-
权制度,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推行规范化的秦篆(小篆),这些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作出了贡献。但是秦国一直坚持“严刑峻法”,漠视西周的礼乐文明和“民本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的虐政。广大农民的劳役地租十分苛重。农民不堪重负,遂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统治,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
2014.05.16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