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动内需,必须树立群众的消费信心,尽快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保障制度,让群众敢于把钱花出去。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民生工程建设的投入。”
“最大限度地拉动内需,必须防止政府投资‘撒胡椒面’现象,如,当前涉农资金管理就存在部门过多、资金使用分...
2009.03.09 12:56:00
-
经济危机时期,就业对中国的意义要比其他国家重要得多。这主要是其他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而在中国,就业几乎是一般公众获取收入的唯一方式。对农民工而言,虽然他们有种田收益,但非农收入也占到其全部收入的70%以上。
中国就业问题的难点在农民工。目前,中国有近...
2009.02.17 15:13:00
-
于化解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制度性障碍,进而切实解决农村人口的民生问题。一号文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三是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
2009.02.17 15:19:00
-
呆帐,中国金融系统的低效率和大量呆、坏帐,由此可见一斑。如果没有中国居民高储蓄,中国金融系统恐怕在世界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就已崩溃。社会保障落后和居民消费习惯暂且不论,目前形势下中国金融系统能不能支持扩大内需?世界金融危机国外银行业破产倒闭者甚多,而中国金融业却一枝独...
2009.02.17 15:23:00
-
经营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前提。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苏南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要突出做好土地流转;苏中、苏北有些暂不具备土地流转条件的地区,要突出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农业...
2009.02.17 15:27:00
-
62.3%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49%,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对次要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很多人消费起来还有很多隐忧,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固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在有的方面还不健全,这些确...
2009.02.18 14:18:00
-
动下,将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实施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举措,会对消费需求形成有力支撑,但在居民收入增...
2009.02.20 15:20:00
-
资金是有限的,要实现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当前,从总的看,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社会统筹层次低,城乡反差大等等。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
2009.02.23 09:55:00
-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走在全国前列。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搞好公共安全,及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方平安。
考察期间,吴邦国...
2009.02.23 10:13:00
-
的和谐是其他两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在特征方面,学者们有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社会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正有序、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完善、生活方式文明化、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等多种提法。从精神实质上看,所有这些提法与中央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2009.02.23 1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