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领域:渔猎化→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政治领域:神权→君权→少数人(资本和官僚)特权→普遍人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领域:神学→玄学→经典科学→现代科学。人的发展状况:原始蒙昧人→依赖于人的人→依赖于物的人(自立的单面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四大领域的...
2009.02.20 15:05:00
-
与谬误之分,抹杀了科学体系与非科学体系之间的本质区别。
又如,有人说,古代希腊学派林立,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而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独占统治,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这就表明真理多元论、指导思想多元化有积极作用。古希腊各派的学者们著书立说,竞长争高,是因...
2009.03.31 10:12:00
-
“普遍伦理”概念演化而来的。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了颓废派运动,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为挽救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危机,一些西方神学家发起了“全球伦理”运动。1993年9月,世界宗教议会全体大会通过了《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1997年这个《宣言》被译成汉语。受“...
2009.05.27 15:16:00
-
观西方哲学史,这似乎是有着无可争议的结论。在古希腊,形而上学是政治哲学的基础,柏拉图用“理念论”来演绎“理想国”;在中世纪,宗教神学是政治哲学的基础,奥古斯丁用“上帝之城”来指导世俗政治;而在近代,由于意识哲学的自觉,认识论取代了形而上学成为政治哲学的基础。无...
2009.06.02 13:46:00
-
化“作进一步的剖析”。在1990年8月12日发表的《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一文中,他指出:“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长、四弊。四长是:1、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2、重视相反相成的思维方法;3、肯定道德自觉的人格观念;4、爱国爱族的牺牲精神。四弊是:1、尚道忽别的致思心习;2、不重实际...
2009.06.24 14:08:00
-
典拉丁文称为“优雅”语言,而把中世纪流行的带有俚语、俗话、不合文法的拉丁文看成“野蛮”拉丁文。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文本(大多数是神学著作)的权威,把古典文本作为榜样,开创了注释、整理古希腊和古典拉丁文本,以及圣经希伯来和希腊文本的古典学研究。我们常说西方思想传...
2009.07.02 11:18:00
-
三是所谓“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这一类哲学家并不赞同用颠覆、解构的方式去对待传统思想文化,而是力图复兴、更新某种传统哲学或神学,以克服后现代的文化危机,因此被称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哲学家格里芬、杰姆逊,瑞士基督教哲学家汉斯·昆等...
2009.07.10 14:55:00
-
的“生产”过程,而不是生产出何种知识。这里暗含了这样一个命题:如果思维的过程是合乎逻辑的,那么思维的结果也就是正确的。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与此种思维方式一脉相通。问题是,思维的原料或曰前提何在?它们是否就是正确的?这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大问题。苏格拉底不用确定的知识...
2009.07.20 09:52:00
-
的极致是舍去一切我的执着。一是人生的正面,一是人生的反面,人生也只有这两面。”因此,吕澂先生不赞同以美育代宗教。而近代著名基督教神学家赵紫宸也认为:“我国学者不察,徒谓宗教徒借重于美艺,不知美艺实就成于宗教,因此有美育代替宗教之说。”即便我国早期唯物主义历史学...
2009.07.31 17:36:00
-
文化为楷模批判当时的西欧特别是法国的现实,其主要资源是儒家特别是理学。他们的启蒙是用儒家的资源去对付欧洲意识形态的支柱——基督教神学,以重新思考绝对主义国家的哲学基础。我们一直对这个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伏尔泰这些人对儒家说这么多好话不过只是雾里看花,没有亲...
2009.08.05 1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