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用时0.03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之后至变更工商登记信息之前,法定代表人印章依然能够起到表征作用,善意第三人可以援引表见代理规则要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法定代表人的离职行为只能立即终止法定代表人印章的对内效力,在没有变更工商登记信息之前,该印章的对外效力仍然有条件的存在。   3.离职法定代表人有义务使...
    2016.07.20 14:34:00
  2. 就是说,毕业两年内,“痴心不改”的毕业生不足四成。   这些毕业生是被“炒了鱿鱼”,还是主动炒了老板?麦可思数据显示,在2014届有离职行为的本科毕业生中,高达98%的比例拥有主动离职经历。   去年从华东某财经类高校毕业的杨娟是“闪辞”大军中的一员。本科学财务管理的她,之...
    2016.07.26 09:47:00
  3. 信息,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再重新从事与原公司同业工作时应该谨慎判断侵权界限,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为防范企业员工的不当离职行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也应当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合同约束,与企业员工签订职务发明归属、竞业禁止等协议,明确员工应保守商业机密、技术机...
    2018.03.01 09:24:00
  4. 很多劳动者大多处于弱势地位,因维权难度大、成本高,往往只能选择放弃维权。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目前的劳动法律法规中,缺少对企业逼人离职行为有力有效的规制手段。在劳动关系实践中,认定用人单位恶意进行工作调整逼迫劳动者离职也非常困难,亟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等。同...
    2023.10.17 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