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条,用时0.06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不过所谓千钟粟、黄金屋,而一旦服官,即求其所大欲。君臣上下怀利以相接,遂成风流,不可复制。”放弃自身道德的修养,仅为千钟粟,于是科举功名下的儒家经书不可不读,官方意识形态下的程朱理学也不可不学。在如此明显的功利目的下,在将儒家经书,程朱理学世俗化和实用化的过程中,...
    2015.04.27 15:59:00
  2. 四类,一类是功德牌坊,是专门为某人或某个当政者歌功颂德的,有点类似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行于世的跃进门等;二是常见的贞洁牌坊;三是科举功名的纪念,大多数为家族出面建立;四就是标志坊,现代一些古村落的村口还可以看到这些。古代宿迁这样标志牌坊很多,如思政坊一定就设在思政...
    2016.02.16 10:09:00
  3. 功名,二、三甲进士中馆选者可获庶吉士功名。上述功名皆可终生拥有,并享有相应的任官资格及待遇,由此形成了明代举人、进士、庶吉士三大科举功名群体。   举人群体是明代出现的规模最大的科举功名群体,总数有103000余人,宣德以后生存于世的举人大致经常在13000人左右;举人有连续...
    2017.06.21 09:48:00
  4. 功名,二、三甲进士中馆选者可获庶吉士功名。上述功名皆可终生拥有,并享有相应的任官资格及待遇,由此形成了明代举人、进士、庶吉士三大科举功名群体。   举人群体是明代出现的规模最大的科举功名群体,总数有103000余人,宣德以后生存于世的举人大致经常在13000人左右;举人有连续...
    2017.06.21 09:46:00
  5. 功名,二、三甲进士中馆选者可获庶吉士功名。上述功名皆可终生拥有,并享有相应的任官资格及待遇,由此形成了明代举人、进士、庶吉士三大科举功名群体。   举人群体是明代出现的规模最大的科举功名群体,总数有103000余人,宣德以后生存于世的举人大致经常在13000人左右;举人有连续...
    2017.06.21 10:19:00
  6. 而此时,伴随市镇经济的兴起,江南士绅阶层也有了经济实力来支撑民间慈善公益活动。况且,作为连接朝廷与民间两端的士绅阶层,其辈又多有科举功名与道德声誉,自是维护儒家伦理的中坚力量,很能得到朝廷的认可。譬如明末江南地区同善会组织者高攀龙、陈龙正等人即是如此。于是,伴随朝...
    2019.12.16 09:19:00
  7. 继续走着仕途,并且与庶族阶层中的精英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士大夫阶层。 这种吐故纳新式的筛选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科举功名不能世袭,在科举考试中形成的新的士大夫阶层不论出身士族或庶族,他们的子弟随时都有可能因“不第”而被淘汰。所以,培养更多的子弟科考成...
    2021.11.23 10:45:00
  8. 帝王所不能比拟的,朱棣下令在北方修建生产世界上一流漆器的果园厂,并在全国寻找一流的漆工去果园厂工作。而在民间,安徽漆工黄大成放弃科举功名,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著述中国历史上唯一存世的漆工图书——《髹饰录》,显示出明代江南漆器文化的兴盛。雕漆成为明朝漆器的主流,漆器...
    2023.04.26 10:17:00
  9. 结善缘,与袁枚、卢见曾、金兆燕等交往甚密;尤爱游览扬州风光,1754年去扬会友,不幸酒后猝逝寓所,归葬南京。吴敬梓洞明世道人情,放弃科举功名,晚年穷困凄寂,专心著述《儒林外史》,记叙官场千姿百态,开创中国讽刺小说先河,此书与四大古典名著并列,深受后人推崇。 瞻仰"遗园”...
    2024.08.12 2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