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道主”这个词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在公元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想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趁天黑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
2009.11.17 14:50:00
-
“东道主”这个词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在公元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想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趁天黑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
2009.11.17 14:50:00
-
的“夷夏观”展开批判。他说中国古代的虞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但后来都成为圣人君主。春秋时期楚国最初被周天子视为“夷”,秦穆公也曾霸西戎,但这两个“夷”“戎”国家后来都得到孔子的认可。可见地域、民族的身份并不足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君主,仁德爱民才是主要...
2014.01.06 16:31:00
-
》文本的衍化、变异产生重要影响。
⒊孔子与《尚书》的关系
孔子整理《尚书》,对其文本发生重要影响:一为选材,上断于尧,下迄秦穆公,择取有关王道治法,具备政治教化意义者,约得百篇;二为编次,即分编序次;三为补缀,典籍称“诗、书缺”,孔子可能对部分书篇进行补缀...
2014.04.08 11:12:00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秦穆公信奉“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为“秦王扫六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
2014.07.07 13:53:00
-
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随嫁人陪到秦国。
百里奚不堪忍受奴隶生活,逃到宛(南阳),被楚国人捉去。秦穆公得知,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于是,百里奚从奴隶到宰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他去世时,秦国男女悲伤流涕,孩子们不唱...
2015.02.18 10:41:00
-
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随嫁人陪到秦国。
百里奚不堪忍受奴隶生活,逃到宛(南阳),被楚国人捉去。秦穆公得知,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于是,百里奚从奴隶到宰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他去世时,秦国男女悲伤流涕,孩子们不唱...
2015.02.18 10:41:00
-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不乏这方面的典故。
《史记》秦本纪第五记载:秦穆公有一次骑马外出丢失了自己的骏马,等找到的时候,发现骏马已经被人杀了吃肉,他听说吃骏马肉而不喝酒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拿来美酒给杀马人喝。后来秦穆公被晋国围困,危在旦夕,当初...
2015.04.13 10:49:00
-
霸时期,而当时范蠡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春秋的末期,北方的争霸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过去常说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他们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范蠡跟文仲分析天下形势,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要创业,要发展,向东南那一带去。于是两人决定向东南进发。很有...
2015.12.18 15:02:00
-
因重耳等人怀疑有诈,未敢妄动。里克等转而迎立夷吾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夷吾是在秦国的有偿援助下才继位的,可他如愿之后忘恩负义,让秦穆公狠狠地教训了一通。惊魂甫定,晋惠公仍寝食难安,担心重耳取而代之,于是便派勃鞮行刺重耳。获悉密报后,已娶妻生子的重耳还有些留恋。狐...
2016.06.01 0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