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之前发言。他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严厉批评,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也过于偏激。比如他认为1992年以后中国人和中国作家都一心想发财,诗穷而后工,还是过贫困的正常生活好一些。对那些过于偏执的观点我们不仅要用语言,更要用作品来辩论。
在布鲁塞尔的交流呈现另一种风格,在这...
2009.11.20 14:52:00
-
才不遇的人们一种极大的鼓舞,给了他们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并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有章可循的光辉范例。后世文人们在创作上有一种说法叫作“穷而后工”,这既是对于仕途不幸者的一种宽慰,同时也反映了一种逆境中自强不息,从而使坏事变为好事的常见事实。司马迁在这方面留给我们的精神财...
2010.04.06 10:52:00
-
评,小试牛刀后,张斌发现,写作既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失为一条谋生之道。
而今,张斌已经是一名媒体自由撰稿人了。古人云:“诗穷而后工。”经过了人生这样的大起大落,张斌的笔触越发老练耐读。近年来,张斌笔耕不辍,他的散文经常发表在《风流一代》、《常州日报》等刊物上。...
2013.12.10 10:36:00
-
理性,进而重建公共理性的历史任务,显得日益迫切。这种复杂而矛盾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思潮,成为莎士比亚戏剧关注的焦点。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莎士比亚来自较为偏远的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毕业于文法学校,从未上过大学,因而不断受到来自牛津和剑桥的“大学才子”派的嘲讽和排挤...
2014.07.09 08:49:00
-
到庄子的“心斋坐忘”,从董仲舒的“诗无达诂”到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从韩愈的“文以明道”到司空图的“韵外之致”,从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到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如何看待和把握文艺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有严羽的“妙悟说”、李贽的“童心说”、王士祯的...
2018.06.19 09:37:00
-
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多达180多种。司马迁“发愤著书”理论也被历代文学评论家所接受,并加以发展,如“蓄愤说”“不平则鸣说”“诗穷而后工说”等。历史著作被文学家从各方面予以接受,既显示了《史记》的文学品质,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即使当代“史诗性”的文学作品,追求宏...
2019.12.16 14:17:00
-
随物。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辞章馀事耳,襟怀人难蓄。上欲狎玉皇,下陪乞儿属。不合入时宜,用填便便腹。无怪黄惠儋,半生困贬逐。诗穷而后工,福祸相倚伏。赤壁有词赋,脍炙千秋读。
其 二央视开讲坛,百家论学术。吾门子康子,颇有追星族。谪仙说方罢,坡仙推又出。唐宋两文...
2020.10.08 14:13:00
-
如同巨石重压下的一粒种子,正发出自己的呐喊。剥开消极的外壳,内里是一颗有力跳动的心脏。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而后工”,并非是把人逼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才能做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壮举,实际上是要人在内心中不断把自身置于不饱和的...
2021.06.20 2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