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的诺曼人便趁拜占庭军队士气低落和战斗力下降的机会对其进行侵扰。但是,对拜占庭帝国来说,更为严重和直接的威胁还是来自东面的塞尔柱突厥人。这个民族勇猛剽悍,不仅傲慢而且还富有侵略性。
关于突厥人的由来我们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但他们很可能于9世纪末来自咸海北部的某...
2009.11.20 14:35:00
-
将面对的将是一个日益强大起来的民族。而这个长期附庸于其他强势力量的民族历尽磨难,也终于等到了他们的英雄。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中的一支,一个在世界民族大迁徙的洪流中饱经沧桑的民族。从中国北部到中亚大草原再到伊朗高原东部,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奥斯曼土...
2010.02.26 15:27:00
-
们的宗教是琐罗亚斯特所创的祆教,祆教的经文是以阿拉美字母拼写成的粟特语,阿拉美字母诞生在今天的叙利亚一带。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突厥人。他们本来住在大兴安岭地区,源于丁零、铁勒、柔然,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人在和唐朝的战争中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东突厥后来内附于唐。...
2012.04.17 15:02:00
-
布洛诺夫山脉,南界阴山山脉,包括今蒙古全部、俄罗斯东南部和中国北部部分地区。这片广袤的草原是游牧文明的力量中心。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先后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了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长期割据、对峙,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外部威胁,蒙古...
2014.06.27 09:06:00
-
语,因此,它通常又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称谓。但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并非阿拉伯人所独创,而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等诸多民族的穆斯林共同创造。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多元性的宗教文化。其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即阿拉伯人固有...
2014.10.29 08:37:00
-
则中国之。”显然夷、夏之分主要在文化上,而不在血统上。像中古时期来华的五胡,隋唐时期从中亚来到中原的十多个小国,唐之后留在中土的突厥人、契丹人等,大多改汉姓而融入了汉族大家庭。正是这种文化的包容精神与道义原则,成就了汉族之大。
这种文化永远关注的是长远利益,而...
2015.05.18 08:10:00
-
语,因此,它通常又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称谓。但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并非阿拉伯人所独创,而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等诸多民族的穆斯林共同创造。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多元性的宗教文化。其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即阿拉伯人固有...
2015.10.07 09:57:00
-
现“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的惨剧。但是百川终到海,多民族的融合团结终究是历史的主流。羯胡、氐族、羌族、鲜卑族、突厥人、吐谷浑人、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等等,这些听上去遥远而又熟悉的名字,代表着不同时代,或从漠北草原,或从西域戈壁,或从白山黑水诞...
2016.09.30 08:47:00
-
方在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长期拉锯。再来看阿尔卑斯山至青藏高原一线以北的草原、森林和沼泽地带,那里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并且,随着对古代游牧民族了解的日益深入,历史学家发现,农耕民族记...
2016.11.01 14:35:00
-
方在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长期拉锯。再来看阿尔卑斯山至青藏高原一线以北的草原、森林和沼泽地带,那里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并且,历史学家发现,农耕民族记载中游牧民族残暴野蛮的形象遮蔽了他...
2016.11.15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