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此情况下,将项目转包出去,既能完成任务,应付审核,又能名利双收,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制度环境,一方面使得学者安身立命的根基偏离于学术本身,另一方面则鼓励了一部分人投机取巧,乐于充当贩卖学术资源的“包工头”。
显而易见,学术“包工头”及其背后...
2009.03.30 12:39:00
-
位置,内诚外信,是每个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应该努力践行的普适性价值观念。企业持续和谐的生存发展,必须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为安身立命的灵魂。儒学及其诚信思想,正可以为诚信文化建设提供许多宝贵的营养,使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深处,内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自...
2009.04.02 13:14:00
-
价值观为标志,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认同程度最高、最普遍、最具典型性的价值观念;(3)它具有大众化的信念、信仰功能,是人民大众“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托;(4)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传统和文化命脉,它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头脑的东西,而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实践的切实反映和积淀,...
2009.04.22 14:43:00
-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反过来,科学发展观又为前者发挥保驾护航的功能。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事业是安身之本、立命所依。领导干部要做到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统一。爱默生说:“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古人云:天下兴...
2009.05.15 09:54:00
-
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忠诚因此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对党忠诚,体现在坚定的政治信念上。政治信念是党性修养的根基,是安身立命的支柱,是从政道德的灵魂。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切实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
2009.06.02 13:45:00
-
为人格,人格则是人的生命精神价值的实现。因此,人格往往与精神联系在一起。所谓人格精神,是指人的精髓、核心、本质、内在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处,既体现人对宇宙、生命的认知,也体现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同时还表现在人的社会实践以及其人格。鲁讯曾感叹“人是要一点精神的”。...
2009.06.19 11:20:00
-
珍惜它呢?
同时在生命当中,如果更进一步,我说它会进入到一种辛劳与责任的阶段。在这辛劳和责任当中,恰恰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安身立命的心思。就是说虽然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解决不了,许多太空性的问题解决不了,许多历史性的问题解决不了,但是我作为一个...
2009.07.23 15:50:00
-
“以文教化”,即特定历史——地域范围中的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养、宗教信仰和价值熔铸,它具有特异性,构成了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在器物和制度层面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在文化上避免落入西方化的窠臼?这已经成为非西方世界、尤其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东方各国人民...
2009.07.27 10:53:00
-
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艺术设计是一个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学科。优秀的创作者们往往会对一些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层的思索,而优秀的设计作品则无不体现着人类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但在目前这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被束缚...
2009.07.29 13:38:00
-
决于组织中领导者所拥有的核心能力。
·领导者核心能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还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它不仅关系到领导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更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
·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探索,是一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创新实践。从实践价值来看,推动领导者核心...
2009.08.20 15:3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