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经京,东注之海’之意,汉武帝时尝有也!思引黄之利,改桑、汾为运河,或依黄治沙,方谓大志!”主席评《二十四史》,谓之大半假矣。“符瑞、迷信之书冗繁,况朝臣奉命而撰,必择其善而隐其恶。”博古今以致用,善读而不唯书,堪为世人治学之标也;亦有王明读马列至行页之熟,然...
2012.11.09 16:51:00
-
被斩,遂改新中乡为获嘉县。这就是改名蕴含的历史信息。两汉之间的王莽的那种改,则属于胡改,虽然有《周礼》作依据。其时,“郡县之名以符瑞改者数百”,而且改得频繁,“岁复变更,一郡至易五名”。他这种改,不是像今天的县改市、市改区,改改后缀,或者恢复叫什么州,而是另起...
2015.05.15 14:46:00
-
去,如农民反压迫、剥削的斗争,一律被骂成十恶不赦的“匪”、“贼”、“逆”……这是最不符合历史的。
第四,一部《二十四史》,写符瑞、迷信的文字,占了很多,各朝各代的史书里都有。像《史记·高祖本纪》里,写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又写了刘邦藏身的地方上面常有云气。这些...
2016.01.21 09:58:00
-
【研究心得】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
2017.08.02 09:07:00
-
【研究心得】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
2017.08.02 09:37:00
-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后,经历了先秦滥...
2017.08.02 10:32:00
-
当时由于交通信息不畅,蜀地传言,说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于是,刘备在蜀中主动为刘协发丧制服,谥号刘协为“孝愍皇帝”。当时群下竟言符瑞,劝刘备接过汉家正统,称尊号,自己当皇帝。不过,也有反对这样做的人。据《三国志》卷四十一《费诗传》记载,费诗上疏刘备,指责道:“...
2018.12.27 09:02:00
-
君提出:在号令天下和天下奏事时,将“摄皇帝”的“摄”字去掉,仅在王政君和孝平皇后面前称假皇帝。王莽“遂以符命自立为真皇帝,先奉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惊”,不得不答应。
几天后,王莽索性头戴皇冠,拜过王政君,便在未央宫前殿即真皇帝位,定国号“新”,纪元称“始建国”...
2020.08.13 09:45:00
-
会,而是“专意斋醮”,烧香念经拜佛,企求长命百岁,这种现象持续前后有十来年时间了。
那些督抚大吏们为了拍嘉靖皇帝马屁,“争上符瑞”,竟相上报一些吉祥瑞应之类的事情或物品让皇帝开心;礼官们只要见到这类的事项,马上就去上表祝贺,山呼万岁。曾经有两个朝廷大臣名叫...
2021.01.18 16:47:00
-
且细酌盱泉,酣歌郢雪,风致美无度。
关于“谩伏枥心长,衔图志短”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注曰:“〔衔图〕《宋书·符瑞志》载有黄帝生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衔图置帝前。这里是说自己缺乏为皇帝报效的志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33页)
按:...
2021.05.05 2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