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条,用时0.06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国的特性是一个宗教感很强的国家,有一种使命感,经常宣称自己的行为受更高的道德目标驱使,但与此同时,其行事方式却是实用主义。约翰·米尔斯海默也曾指出:“美国的精英们常常用理想主义术语谈论外交,却以现实主义方式行事。”   美国的实力能支撑一个全球帝国吗?   美国想当帝...
    2009.12.04 11:36:00
  2. 要挑战既有霸权,中美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换言之,中美两国的冲突是结构性的,不可调和的,“战争很难避免,可能因为台湾或朝鲜半岛”(米尔斯海默语)。这种思维在具体的国际关系中集中表现为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敌对感。如防空识别区这一问题,日本、韩国设立,美国可以理解,但到了中国...
    2014.02.17 13:38:00
  3. 美国战略重心转移也需要进一步观察,这正是当代国际政治复杂性与突发性的集中展现。   危机的未来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性人物米尔斯海默在2014年3月14日的《纽约时报》中指出:必须终结本次危机,并维持乌克兰充当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器角色,这才符合华府的根本利益。与俄...
    2014.04.01 08:45:00
  4. 比喻成一朵花,那么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社会形态的土壤上,理应绽放出风姿各异的颜色和美丽   历史终结了吗?不久前,福山、米尔斯海默和卡赞斯坦三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聚首母校,重新谈论起那个著名的问题。   25年之前,福山凭借《历史的终结》一文,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埋...
    2014.12.29 09:04:00
  5. 比喻成一朵花,那么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社会形态的土壤上,理应绽放出风姿各异的颜色和美丽   历史终结了吗?不久前,福山、米尔斯海默和卡赞斯坦三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聚首母校,重新谈论起那个著名的问题。   25年之前,福山凭借《历史的终结》一文,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埋...
    2014.12.29 09:04:00
  6. 类送上月球的精神。   2014年引人瞩目的三部专著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中国——基辛格的《世界秩序》、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米尔斯海默的新版《大国政治的悲剧》,都认为中国将是从根本上改变国际体系结构的力量。尤当明确的是,对于现行国际秩序,中国并非主张推倒重来,而是...
    2015.01.12 08:48:00
  7. 回避这一尖锐问题。中美双方最终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重要共识。这立即成为美国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重点。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亚利桑那大学全球安全项目政策主任加米·温特顿等人认为,中美两国在打击网络经济犯罪方面达成共识,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全球准则,为双方...
    2015.09.28 09:41:00
  8. 种方式解决军事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而不发生冲突,但这种冲突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不可避免的。”   在西方享有广泛盛誉的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米 尔斯海默的新书《大国政治的悲剧》,也认为中美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该书以整章来论述“中美必有一战”,书中写道:“如果中国经济继续腾飞,那...
    2016.03.07 09:18:00
  9. 矛盾与双重标准,集中体现了美国对待国际法“合则取,不合则弃”的虚伪本质,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帝国思维”。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谈及南海问题时曾说,“中国的邻国有动机在现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而不是等到中国强大了,到时候就来不及了”,一句话道出了对中国防范遏...
    2016.07.11 08:36:00
  10. 矛盾与双重标准,集中体现了美国对待国际法“合则取,不合则弃”的虚伪本质,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帝国思维”。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谈及南海问题时曾说,“中国的邻国有动机在现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而不是等到中国强大了,到时候就来不及了”,一句话道出了对中国防范遏...
    2016.07.11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