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互关系的理论表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理论思维,乃是一种典型的融通性思维。正是由于这几个方面的融通,决定了中国古代的价值类型论中,也体现着各价值类型间相互蕴含、相互融通的观点。儒家以善统真、美,凡是善的价值即是真的、美的;道家以真统善、美,凡是真的价值即...
2014.06.17 08:53:00
-
”,包括民俗艺术体系形成的基础、体系的架构和建设的意义;第三章“方法论”,包括民俗艺术学的调查方法、基本理论和研究取向;第四章“类型论”,包括类型划分的基准和民俗艺术的基本类型;第五章“特征论”,包括民俗艺术的特征表现和形成基础;第六章“功能论”,包括功能理论、...
2016.09.22 17:00:00
-
最终成果,全书26余万字,共分7章,分别为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历史与发展、中西比较美术学本体论、中西比较美术学方法论、中西比较美术学与类型论、中西比较美术学视域论、中西比较美术学范例论和中西比较美术学思潮论。该书属于比较美术学学科的理论研究,以比较视域关系为逻辑前提,探...
2016.09.22 17:04:00
-
三个“超越”原则,即超越门类,超越时空,超越艺术个别,择取不同门类艺术领域普遍存在的四个共性问题,即“艺术风格形成论”“艺术风格类型论”“艺术风格特征论”以及“艺术风格发展论”进行综合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门类艺术风格的共同本质,把握风格的基本规律。
在研究方法...
2019.01.04 14: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