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左右,孙文刚会骑着三轮车载着“大娘”程连娣准时出现在鹿苑菜场的一个早餐店。准备早餐后,两人几乎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程连娣负责揉面粉做油条,孙文刚负责看油锅炸油条,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看起来就是一对母子,与其他家庭别无二样。
如果不收养他,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
...
2011.02.27 10:52:00
-
明的节令食品,它正是古老的寒食习俗的文化孑遗。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戈春源介绍说,青团子是用麦苗叶取汁,经石灰点化澄清后调米粉做成的团子,可放入豆沙等馅心。青团子色青而味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品。
此外,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
2011.04.05 12:19:00
-
土龙为糯米粉制品,在过年做团子时,一般都会做一条“土龙”。龙头在中间,身体一圈一圈像蚊香那样盘绕,龙身周围还散放着一些米粉做的象征财富的小元宝、象征“龙子”的小元宵等小摆件。把做好的土龙上供后放在米缸里,预示“家有昌龙(隆)”,取昌盛吉祥之兆。待到农历二...
2012.01.29 09:58:00
-
一年里平平安安。热心的朱阿姨一早买来撑腰糕,亲手炸好后送到了金狮社区,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尝尝鲜。其实所谓撑腰糕,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米粉做的糕。在以前乡下人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劳作,腰酸背痛是难免的,吃了这糕就不会腰酸背痛。这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于是这...
2012.02.24 14:21:00
-
清香。”徐忠康说,他小时候,非常喜欢吃母亲亲手做的青团,当时到了清明前,很多小贩都挑着艾草在街头卖,供人家买回去压出汁液掺入糯米粉做青团。后来,人们渐渐很少动手做了,而是去福州路买一家知名糕点店做的青团,有圆的、方的、长条、扁圆等五六种形状,而且味道比自家做的...
2012.03.30 10:27:00
-
友今年76岁,多年来,每天伺候老伴吃喝拉撒成为申传友的必修课,每天早上给老伴穿衣、洗脸,喂水喂药,三顿饭都要一勺勺喂用葛藤粉、糯米粉做的流食。为了照顾老伴,爱玩的申传友多年来哪儿也不去,就是买菜也是骑着电瓶车急匆匆的去,买菜的时候不下车,买完了直接赶回家照顾老伴...
2012.06.07 15:32:00
-
注。西津工坊总经理袁力告诉记者,该纪念品是对照镇江昭关石塔实景按1:72的比例制作的,真实地再现了昭关石塔最初的魅力。该纪念品是由石粉做成,它体现了骑驴上金山和码头工人卸载恒顺香醋的两个传说。同时,石塔模型还根据文献记载还原了石塔内侧的装饰和铭文,让游客能更正确的...
2012.07.05 09:46:00
-
饼,让他们感到好奇。对此,一位参赛的居民介绍,黄色月饼使用的是南瓜汁,绿色月饼则添加了纯天然的蔬菜汁,而黑色月饼则是使用未脱皮麦粉做成的,均未添加任何添加剂。
向每位留学生赠送月饼
在评选的同时,留学生们经受不住满桌月饼的诱惑,开始品尝起来。果仁味、豆沙...
2012.09.18 17:28:00
-
直以来,相熟的三轮车夫都喜欢叫她“刘粉儿”。而现在,“刘粉儿”又多了一个新的称呼——实诚三轮车大姐。这个新称呼,得来于前不久袁刘粉做的一件事。
捡到万元现金追还外地乘客
11月14日下午两点多,刚刚送完乘客的袁刘粉,骑车返回西站,就在江州南路左岸名都西门附近...
2012.12.18 10:51:00
-
宝,发挥创意折、粘、画、贴,DIY做灯笼。 在体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同时通过动手深刻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更有中海社区用面粉做出舌尖上的“黄金灯笼”,好吃又玩,低碳又绿色。而居委会在煮汤圆吃汤圆时,今年也特地请居民朋友们自带碗筷勺,不再像以往那样使用一次...
2013.02.25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