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井陉  经行  景星  晶形      
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种植水稻的时间为6000年前。这一新发现,对研究江淮东部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研究水稻的原始种质向栽培种质的演进与进化,以及研究粳型稻作农业向日本的东传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曾出土稻壳,专家研究认定,距今6000至7000年,是迄...
    2011.02.15 09:55:00
  2. 学术难题,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此被人们称作“中华第一斧”。   炭化稻谷的发现,表明青墩古人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且是偏粳型稻),是长江北岸的江淮东部地区第一次发现炭化稻谷,其久远的历史与浙江河姆渡遗址比肩。   “干栏式”建筑是指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
    2015.12.11 10:34:00
  3.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我国的水稻产区呈现“北粳南籼”的分布态势,即北方稻区以种植粳米为主,南方稻区则多种植籼米。研究表明,相比“粳粳型”或“籼籼型”亚种内杂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增产达15%~30%。但籼粳杂种存在育性差、结实率低、植株偏高、易倒伏等...
    2018.08.03 16:56:00
  4. 大穗,半直立,结实率高,粒大色白,实现糯稻单产突破。” 景德道科研团队研制的镇糯19号,是2005年以来南方稻区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常规粳型糯稻品种。其丰产获得突破的指标性意义在于,这是我国首个大面积种植产量超同类型常规粳稻的糯稻品种,结束了糯稻单产长期低于常规粳稻的...
    2023.11.29 17:53:00
  5. 用、心系民生的民本情怀。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敏研究员从考古发现入手,分析了里下河平原的农业文明。张敏介绍,里下河平原是我国粳型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在属于里下河区域的高邮龙虬庄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6600—5500年的稻作遗存,出土的炭化稻粒上首次发现了无芒、非...
    2023.05.05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