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压力。
“即便真有人想借上访从中多捞一笔,也不构成敲诈勒索,把他抓起来。”陈光中说,在没有签订协议的情况下,索赔者不断上访,索要过高的赔偿款,只能算作要求过分,上访不合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由相关部门出面,耐心做上访者的思想工作,进行说服教育。
...
2013.09.03 08:48:00
-
等行业协会主办的座谈会上,50多家大型商超和供应商负责人炮轰职业索赔人。在行业协会和法律界人士看来,职业打假人准确定义应当是“职业索赔者”,而有些为了索赔而造假的打假行为已构成违法犯罪。
>>新闻背景
职业打假拟不受消法保护引争议
前不久,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
2016.09.22 09:50:00
-
全程拍摄的,就立即报警了,但是更多的情况是难有监控证据,那么在这种职业打假人面前企业往往是没有反击力量的。”
“事实上,职业索赔者是利用生产、经营企业非主观、偶发性的失误,以损害商家品牌声誉要挟对方支付比法律规定的赔付更高额的赔偿款。”楚东表示,消费者与职业索...
2016.10.17 10:14:00
-
以,有不少人以此为理由索赔。“这些买家就跟线下实体店遇到的‘职业打假人’类似”。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针对网售自制产品的故意索赔者,与线下实体店的“职业打假人”有些许不同。就线下实体店的“职业打假人”而言,其中有些人是以赚钱为目的,利用一些问题故意大量买入然后...
2018.04.23 09:01:00
-
传瑕疵等。
职业打假近年来更是发展出职业索赔的趋势。“职业打假本应该帮助政府部门净化市场环境,当好‘啄木鸟’,但现在大量职业索赔者完全是为了自己牟利,根本不管市场环境是否净化,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地市场监管局消保处负责人说。
据透露,职业索...
2019.12.06 14:20:00
-
能够对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有一些人把惩罚性赔偿制度当作牟利手段甚至以此为业,这就让打假逐渐走了形、变了样:恶意高额索赔者有之,大量连续购买索赔者有之,借维权之名敲诈勒索者亦有之。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对“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等问题认识不尽一致,导...
2024.08.23 09: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