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本质内涵,只能交互影响而不可能聚合带来质变。将网络作为添加剂摄入民主的做法,本身已经否定了网络作为独立民主形式的可能。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古典政治学中谁来统治和以什么方式统治的问题,对于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都同样有意义。民主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
2009.03.16 15:43:00
-
代议制民主和彻底私有化,同时却又实现了长期快速增长和政治稳定的“中国模式”。
在《喧嚣的90年代》中,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也指出,美国版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版本。近30年左右的美国版本不过是一个需要揭开伪善面纱的“神话”,其依据的...
2009.04.27 09:30:00
-
将推动技术社会朝着未来体验生产的方向发展;服务业最终还是会超过制造业的,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世纪之交,美国LLP公司的共同创办人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也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撰文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与规划未来的经济发展...
2009.05.11 10:45:00
-
中的地位,而且能够反过来实现对自身内部社会的有效整合。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今天的国际关系学者把文化看作是国家的“软权力”。
约瑟夫·奈把权力分为两种:一是硬权力;二是软权力。奈指出了多种影响他人行为的方式,如威胁和奖励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通过吸引他人来...
2009.05.14 10:45:00
-
为了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坚决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但是,法国的米勒兰、白里安·阿里斯蒂德,英国的海德门·亨利·迈尔斯、麦克唐纳·约瑟夫·帕特里克,意大利的屠拉梯·菲力浦、比索拉梯·莱奥尼达,奥地利的鲍威尔、阿德勒等人却步伯恩施坦的后尘,攻击马克思主义,宣扬修正...
2009.06.11 11:20:00
-
究竟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搞清楚,软实力这个词的来源,这个词是soft power。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奈,在1990年发表的《美国能领导世界吗?》这部著作中间提出来。我们国家大概是在90年代的后期学术界有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研...
2009.06.18 16:28:00
-
有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经验描述缺乏理论基础、直觉顿悟没有逻辑推理的支持等,又成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方法论;整体综合;分析
基金项目:200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SJD720011)。
作者简介:张宗明(1966),...
2009.07.08 11:11:00
-
的重要议题。
网络外交提升软实力
网络外交的出现,使软实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亦使硬实力的斗争出现了新形式。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网络外交以其...
2009.07.10 14:57:00
-
出口。可以说,美国依靠自己的经济霸权已经在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了次准“绑架”。不仅如此,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自己也非常需要的时候,几乎以零利率借给美国数万亿美元。这反映了问题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
2009.07.29 13:19:00
-
科学主权的政治保障和精神依托。
国力衰弱,“科学救国”力不从心
近代以前,中国国家主权的保持是以科学知识的先进为前提的。李约瑟说,中国人“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古代科学是以原理形式存在于技术中的潜科学)。他指出,近代科...
2009.07.29 1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