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为代表,其中包含传世极少的夏昶、谢环、马轼、夏芷等名家的遗作。瓷器有六朝酱釉印钱纹双耳罐、明青花花卉纹蒜头瓶、清乾隆款斗彩八宝纹碗等,其中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双兽耳盖罐是元代青花瓷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27件国家一级文物。这无一不在说...
2011.04.06 09:18:00
-
的近百件龙文物,是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1万多件龙形或饰有龙纹的文物中精选出的,参展文物包含青铜器、玉器、陶瓷器、金银器、书画、云锦、刺绣、文房用品、杂件等多个门类,集中展现了我国传统的龙文化、龙艺术。
1月10日,观众在欣赏参展的明代正德年间的青花红绿彩云龙纹碗。...
2012.01.11 09:18:00
-
菊瓣式盘仿制成功后开发的新品种。
清代乾隆年间,皇帝传旨苏州仿古制的漆器颇多,除了脱胎朱漆菊瓣式盘,还有1776年的剔彩开光龙凤纹碗、1778年的剔彩龙凤集福盘等等。其中剔彩开光龙凤纹碗是仿照明嘉靖朝同类器制作而成,他将清宫中收藏的三件均发往苏州,照样成做四件,并刻...
2015.04.20 08:44:00
-
展,其中北宋时期的“东山贡墨”铭文墨锭因对湿度、温度、光照的要求较高且珍贵,展出期间禁止拍照和触摸。
此外,耀州窑青釉刻莲瓣纹碗、白釉柳斗文罐和青白釉刻牡丹纹盘都是1995年在宝应县安宜路北宋墓群出土,极富社会生活气息,是宋代文物中的珍品,也将在展厅内陈列。这些...
2015.12.08 10:45:00
-
白玉双仙人耳杯。
黄玉谷纹连环璧。
青玉交龙纽“御书房宝”印。
剔彩八仙庆寿纹如意。
剔彩龙凤纹碗。
中国江苏网8月11日讯 (记者 吴菁)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首次集结回“故乡”苏州展出,全面展现了明清宫廷皇家御用的苏作工艺。...
2016.08.11 16:46:00
-
白玉双仙人耳杯。
黄玉谷纹连环璧。
青玉交龙纽“御书房宝”印。
剔彩八仙庆寿纹如意。
剔彩龙凤纹碗。
中国江苏网8月11日讯 (记者 吴菁)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首次集结回“故乡”苏州展出,全面展现了明清宫廷皇家御用的苏作工艺。...
2016.08.11 16:46:00
-
解到,镇江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南迁文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盛京行宫”,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此次参与展览的清康熙青花海水龙纹碗等15件清宫瓷器都是原北平古物陈列所(1914-1948年)的“奉”字帖条文物,它们都是102年前从盛京(奉天)行宫走出去的。
镇江博物馆工...
2016.11.28 09:44:00
-
发掘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基本廓清了其文化内涵。该遗址入选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青釉刻花水波三鱼纹碗。”耀州窑博物馆宣教科石琳娜介绍,耀州窑值得称道的艺术成就是其刻花工艺。它在宋代创烧橄榄青色釉,以刻花著称,刻花青瓷线条犀利、流畅...
2019.07.29 15:52:00
-
低成本获得较高的教育价值的观摩。”任蕊补充解释道。
通过艺术复制可实现“把展品带回家”
故宫文创仿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做成“吉字茶具”,贵州省博物馆将鎏金三足铜鍪变成可以栽种植物的袖珍花盆……不少观众感受到,近年来博物馆里和展品“长得越来越像”的...
2019.09.02 10:49:00
-
多的文化意义。
活动中,社教员向青少年普及了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并带领孩子们在展厅里寻找有关中秋和“玉兔”的文物——蟾宫折桂纹碗,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展厅寻访后进入手工环节,当活泼可爱的兔子,遇见温暖的布贴画手艺,又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布贴画,原名宫...
2019.09.09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