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27条,用时0.04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但是,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经历相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融入现代经济,不能真正为现代经济所充分吸收和利用,而是在城市形成“候鸟栖居型”的农民工阶层。农民工阶层的存在,绝对不只是与城乡户籍管理等制度性因素和歧视等社会性因素...
    2009.03.16 15:35:00
  2. 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长足进步提供基础性市场环境。   其次,在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不能超过我国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放任虚拟经济过快发展。   最后,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国在发展虚拟经济时,更应加强监管措施和政策,完善监管制度...
    2009.03.31 10:16:00
  3. 期需要具有新技术革命意义的产业创新。现在已见端倪的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有可能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下个增长周期。现在我国刺激经济所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为下个增长周期提供产业支持。   根据中周期理论,七八年一次的经济周期的基础是固定资产的...
    2009.04.07 16:03:00
  4. 相关关系。笔者认为,该统计结果并非表明经济增长不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是表明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增进的正面作用部分甚至全部被其外部不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所抵消。既然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长在一定条件下,显示非显著正相关,而资源的稀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日益严重地束缚着现实...
    2009.04.20 11:00:00
  5. 导向性问题,我认为是极有针对性的。它再次提醒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有计划”的。国家计划导向下的宏观调控,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内涵。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再到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这合乎辩证法的正—反—合规律。这不是回到过去...
    2009.04.27 10:04:00
  6. 义的私人占有性又使市场经济的消极面不断膨胀,不断背离积极面,使商品和商品交换固有的内在矛盾不断激化,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市场经济所孕育出来的资本也具有与生俱来的两面性,一方面资本逐利性对调节市场、配置资源、调动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
    2009.05.13 10:13:00
  7. 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城镇有上千万待业人员。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片面追求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生产力...
    2009.06.10 16:08:00
  8. 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缓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可望成为中国产业加速实现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剖析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局,实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叠加的结果。其直接原因固然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导致我国的外需骤然收缩,外向型企业出口减少、经营...
    2009.06.24 13:58:00
  9. 直接向市场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应以应对由于信贷紧缩造成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与通过调整利率对经济实施调控相比,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所能起到的刺激作用应该更迅速,也更直接。因为利率调整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而要对通胀产生作用则大约需要两年时间...
    2009.06.26 10:14:00
  10.   赵伟(浙江大学国际经济所所长、CRPE 首席教授):关于美国经济走势,前几个月流行的说法是:“从坏向恶”(from bad to worth),近期这一说法显然正在淡去,取而代之的流行说法是,“从可怕到坏”(from terrible to bad)。流行说法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经济预测...
    2009.07.21 09:5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