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用时0.03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子》流传过程中,还存在着由于思想上较深层次的考虑而修改文本的情况。例如:《老子》第十九章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本当如郭简作“绝智(或读为“知”)弃弁(辨)”“绝(为)弃虑”。帛书本以至今本的这两句话,是战国晚期激烈反对儒家的那一派道家...
    2013.11.14 09:22:00
  2. 道家那里就已存在的现象。但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相关表述中却并没有传世本《老子》中“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针锋相对批评儒家的提法。这就为对早期儒道关系作出新的考察与把握开拓了空间。   其三,有助于厘清早期儒学的发展脉络。关于儒学的...
    2013.12.24 09:16:00
  3. 恭、俭、让都是人性中积极的、正面的响应,所以说,儒家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要求,或者说一种束缚。而道家则采用的是一种“道德减法”,主张绝仁弃义,批判儒家礼法,追求自然天成。中国古代士人所坚持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是在儒道互补格局下的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国...
    2014.07.16 08:34:00
  4. 恭、俭、让都是人性中积极的、正面的响应,所以说,儒家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要求,或者说一种束缚。而道家则采用的是一种“道德减法”,主张绝仁弃义,批判儒家礼法,追求自然天成。中国古代士人所坚持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是在儒道互补格局下的一种微妙的平衡。   中国...
    2014.07.16 09:57:00
  5. 是这一理想的践行者、示范者。   二   不仅儒家,中国哲学的其他派别也无不以学以成人为归宿。如道家,虽然老子讲“绝学无忧”,讲“绝仁弃义”,庄子讲忘世,讲逍遥、齐物,并抨击儒墨,实际上他们的最后归宿也在学以成人,不过欲成就不同于世俗的另类人格:胸怀洒落,境界高迈,...
    2018.08.13 09:48:00
  6. 是这一理想的践行者、示范者。   二   不仅儒家,中国哲学的其他派别也无不以学以成人为归宿。如道家,虽然老子讲“绝学无忧”,讲“绝仁弃义”,庄子讲忘世,讲逍遥、齐物,并抨击儒墨,实际上他们的最后归宿也在学以成人,不过欲成就不同于世俗的另类人格:胸怀洒落,境界高迈,...
    2018.08.13 09:48:00
  7. 展开过一场“古今之争”,但多数人仍习惯性地跟从传世本,认为“执今之道”是误书。 老子对传统政治文化颇多批评,十九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批评的便是《周礼》以来的“六德”教化传统知、仁、圣、义、忠、和)。过去总以为老子是在批评儒家,却忘了仁义礼乐等制度与德目原是儒...
    2022.06.23 11:18:00

相关搜索 背信弃义 背恩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