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的未来的兴衰命运。
读书苦,但苦中有乐。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都应该翻新成为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的境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毛泽东同志在去世前一天,还坚持看文件、看书11次...
2009.08.10 10:30:00
-
参预。三不朽自有德、言、功业在,初无待于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谈讲不痛不痒之话,花费不明不白之钱也。贵乡王壬秋光绪九年日记载《端午》绝句云:“灵均枉自伤心死,却与闲人作令辰!”慨乎言之,可以移咏流行之某某百年诞辰纪念会矣。弟去冬患血压高,服药稍减,尚未平善,又不慎...
2009.09.10 10:59:00
-
边塞诗、爱情诗、怀人诗、怀古诗、咏物诗、咏史诗、抒情诗、纪事诗、唱和诗、论诗诗等,争奇斗艳,异彩纷呈;论体裁,凡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古体今体,均无所不备,各造其极;论作者,除占据主体地位的汉族士子之外,八旗作家异军突起,帝王诗作自成体系,女性诗人也有所成就。...
2010.01.22 15:39:00
-
虎啸声远虎逞威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壮心不已:应征者热情空前高涨,一人写10幅以上者,有11人,王实伦更是诗兴大发,写了20幅佳联绝句。应征者中年龄最小的已过花甲,佘守恺老人年近九旬是应征者中年龄最长者。但是,盛世老人却健康长寿,思维敏捷,语言晓畅,壮心不已,请看...
2010.01.24 16:17:00
-
如争芳吐艳的春花,灿烂迷人。
“翰墨丹青博里郎,诗词书画竞芬芳;地灵人杰和谐镇,四海闻名美誉扬。”这首由农民潘春光写就的七言绝句,是对博里真实而生动的写照。这里早在1991年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许多作品不仅多次荣获全国金奖,成为中国美术馆...
2010.03.21 17:58:00
-
读唐诗,读绝句的话,李白要比杜甫的好;但读律诗,杜甫则胜过李白。原因在于,杜甫律诗里的对仗,更工整,更讲究,更富有寻常人生的感悟和哲思。因此,读杜甫诗,尤其须注意其中的对仗,从中能体会到中国文字的独到之处,其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微妙的变化和韵味,只有中国文字...
2010.05.20 08:42:00
-
无论是敌人还是病魔,我都不会被打败!”雄浑的辞句,激起了姬老同病魔抗争的无穷斗志。
从此,姬老深深地爱上了唐诗。唐诗的律诗﹑绝句,短小精悍,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字词优美、意境深远,都令他着迷。背诵唐诗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陶冶个人情操。只...
2010.10.14 10:29:00
-
作者做到了这一点。在体例上,以人为纲,每次点将,首先评论具体人物的学术成就和地位,然后辅以轶事逸闻,知人论世,最后再附以作者的绝句一首,不拘一格,以留余味。作者下笔非常慎重,一字一句皆求来历分明,篇末所附的注释往往比正文还长。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严格秉...
2010.11.24 08:50:00
-
有思想,一时半刻是不够的,需要慢慢地观察、测试。
“试”为非正式地去做某事,也就是尝试。《广雅 释诂三》:“试,尝也。”吴涛《绝句》:“桃花飞尽野梅酸,游子春衫已试单。”春天悄悄过去,夏日姗姗来迟,眼前还有一地粉红的落英,梅子已经露出青涩的脸庞,温暖的阳光令...
2010.12.17 09:09:00
-
“忧乐观”思想,提醒人们时刻不应忘记百姓民声和国家命运,并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词绝句。
而范敬宜先生书的 《重修望海楼记》后面六组排比,也堪称经典,详细描述了重修望海楼对于泰州人民的意义。此文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达...
2011.04.02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