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财政每年安排5.2亿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帮扶项目建设。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的标准,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二是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富民是执政之要,也是强省之基。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通过...
2009.03.09 14:10:00
-
工资增长幅度低于CPI,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实际购买能力的下降,意味着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大多数人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化标准。这显然不是事实吧?所以,在一个相对长一些的时期内,工资增幅超过CPI增幅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正常的;反之,则是不正常的。
...
2009.06.29 18:54:00
-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这些目标要求,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009.07.16 15:40:00
-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中国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48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世界银行2007年公布的数据表明,过去20多年里,全球脱贫事业成...
2009.09.22 16:22:00
-
障体系方面的欠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鼓励创业;要使西部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与东部的差距明显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城乡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西部大开发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
2009.11.18 12:02:00
-
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之前采用的是苏联模式)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其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0多万亿元(2008年),人均3000美元以上,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总体实现了小康社会。这一巨大的经济成就初步确立了中国的发...
2009.11.27 14:03:00
-
下降至50%后,农村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届时农民人均收入至少应达到8280元,若按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77.8%测算,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至少为644...
2009.12.17 15:35:00
-
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现。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可分为精神压力、物质绝对贫困或相对贫困、事业缺乏成就感三类,而且这三类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党员工人下岗引发的心理不公问题;党员婚...
2010.01.22 15:26:00
-
连云港市地税局围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以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和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为中心任务,因地制宜,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日前,被市委授予“2008-2009年度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先进单位”。
两年以来,市地税局积极筹集资金近30万元,为东海县南辰乡北一...
2010.01.24 11:12:00
-
到全民共享。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党的十七大大进一步高度重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已经成为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长治久安的基石。...
2010.06.23 15:08:00